周四,县委书记张稳召开书记办公会,酝酿人事调整工作。
讨论到张志霖的安排时,张稳说道:“按照省委组织部的会议精神,要求挂职副县长要在乡镇兼职,市委刘子昂书记也专门提了相关要求,咱们县涉及张志霖同志。今天议一议,该如何安排他在乡镇的职务?安排到哪个乡镇兼职?”
全县六镇四乡,谁能插得上手?还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县长师博文开口说道:“选调生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在乡镇兼职是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这一安排既立足选调生的成长规律,也紧扣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具有多重深远意义。
乡镇是行政体系的‘神经末梢’,挂职干部能直接面对群众需求和基层矛盾,如土地纠纷、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瓶颈等,更有利于选调生的成长。
志霖同志非常优秀,我们应该加大培养力度,给予他更大的平台,明确‘实权岗位’,让挂职干部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过客’变为‘干将’。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挂职沦为‘镀金之旅’,真正实现‘培养干部、推动发展’的双重目标。
因此我建议,调整出来一个乡镇书记的位置,让志霖同志发挥更大的作用!”
副书记余正阳心里本来就有气,现在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表态道:“我同意县长的意见!前两天,我和平陶县副书记聊起过这事,他们给挂职干部的岗位就是乡镇书记。这项工作省委、市委都在关注,咱们总不能被比下去!
乡镇作为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和群众诉求的‘集中反映地’,事务繁杂且直接关联民生,兼职能弥补挂职干部的‘理论与实践鸿沟’,为后续承担更重要岗位打下基础。志霖是咱们河东人,自身又优秀,永安县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好他!外省人都能给乡镇书记,咱们本地人更应该给!”
两位副书记明确的表态,让张稳很为难,一个乡镇书记每年至少“上供”上百万,就这样给张张志霖岂不可惜?
想了想,他说道:“一把作为全镇工作的核心领导者,肩负着统筹全局、引领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大任务,其履职成效直接关系到全镇的发展质量、民生福祉和基层治理效能,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虽然志霖同志很优秀,但毕竟没有丝毫基层工作经验,贸然给个乡镇书记,既不利于乡镇发展,又不利于个人成长。我看不如让他当镇长,既能起到锻炼的效果,上面还有书记给把关,是不是更为稳妥?”
副书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