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时,张志霖叮嘱郝喜:“村里闲置的空地可以提前规划整合,留着给后续想扩种的村民用;另外,得尽快组织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基地的配套设施也得抓紧建,不能让硬件拖了产业的后腿。”
听到 “技术培训”,沈三脸上的笑容淡了些,面露难色地插话:“书记,别的事儿我都有信心,镇党委、镇政府支持力度很大,但技术这块儿真是犯了难。之前市里来了两位专家,可说实话,他们讲的那些理论,还不如我这个老农民懂实际;县里的专家也差不多,也就懂点皮毛,解决不了真问题。想找个真正懂行、能下地指导的专家,太难了!”
张志霖听后,眉头微微一皱,随即掏出手机,翻出通讯录拨通了二舅哥赵晨宇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他开门见山:“二哥,跟你打听个事儿 —— 你认识食用菌种植方面的专家吗?要那种真正‘两脚沾过泥’、懂实际操作的,不是光会讲理论的。”
电话那头传来赵晨宇爽朗的笑声:“志霖,你忘了我在哪儿上班?咱可是农业部的,你说我认不认识?”
“那真是太好了!” 张志霖语气一喜,“二哥,你赶紧帮我联系一位,我们镇里的食用菌种植刚起步,正急需专家来现场指导技术。”
“行,我这就帮你问问,待会儿给你回电话。” 赵晨宇应下后,又随口问道,“对了,这个周回来吗?咱喝两杯,我最近可能有件好事儿!”
“二哥是要提拔了?”
“差不多吧,向你学习,准备下去挂职,跟你取取经!”赵晨宇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
“那我一定得回去!”
“那我肯定得回去!到时候咱好好聊聊,先恭喜你了!”
挂了电话,张志霖转头对沈三和郝喜说,“放心,专家的事儿很快就能落实,咱们把问题整理出来,把准备工作做足,等着专家来教真本事!”
……
返程途中,张志霖特意绕路前往张村与后庄村。车行沿路,连片的苹果树绵延铺展,繁茂枝叶层层叠叠,将枝头挂满的红苹果衬得愈发鲜亮饱满。这一株株长势旺盛的果树,不仅缀满了丰收的希望,更承载着村民凭双手实干、靠产业致富的期盼。
这两个村原本就有一定的基础,在“一村一品”谋划中,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力发展林果业。
车子刚停稳,张志霖下车的身影便被附近劳作的果农们注意到。几位手持修枝剪的果农立刻放下手中活计,热情地围拢过来,你一言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