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后,张景照旧回到自己卧室,准备回顾和整理一下近两天的医案。
就在此时,装在口袋中的老人机突然响了。
张景掏出一看,竟然是杨主任。
“喂,杨主任您好!”
“喂!是小老乡吧?”
“对的,我是张景。”
“哦哦,好好好,是这样的,小老乡,我们这儿有个小儿黄疸的病人,住院治疗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效果都不明显,你看能不能抽空过来帮助会诊一下?”
张景略一思忖,虽然说中医儿科是目前自己最为擅长的,这一个多星期以来,也治好了不少儿科小患者。
但是,县中医院毕竟不是自己这个小诊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况且,杨主任自己就是一位经方名医,他可不敢托大。
于是沉声应道:“杨主任,这个我得先看看患者。”
“那是,那是。明天我派车去接你过来一趟,你看能抽出点儿空来吗?”
杨主任之所以打这个电话,其实就是想问问张景之前有没有治疗这种病的经验,或者说他的师父是否擅长这方面的疾病。
只不过,话到嘴边,还是没好意思直接问出来。
张景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应道:“可以啊,明天正好我们诊所固定休息。”
“是嘛?那太巧的!明天上午八点就来接你如何?会不会太早?还有,小老乡,你住在哪儿,要不我让司机直接去住处接你吧?”杨主任兴奋地说道。
“杨主任,不用那么麻烦,我自己过去就行了。”
“那怎么好意思。”
“我只是去看看,能不能治还不一定的。搞得太正式,反而不好。”
杨主任一听,觉得也有道理。
于是笑着说道:“那好吧,明天上午八点半,我在中医院正门导医台等你。”
“好的,明天见,杨主任。”
挂断电话后,张景忍不住内心有点小激动。
县中医院无疑是鹿县中医界的权威,能与鹿县名中医们面对面的切磋交流,这个机会实属难得。
当然了,激动归激动。
临时抱佛脚是大可不必的,经方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只要掌握了三阴三阳的内核,运用六经辨证治任何疾病都能游刃有余。根本不用过于关注患者所患何病。
像大学《中医内科学》中记载的,一病一证一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