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聋老太太出马(第1页)

傻柱性格耿直,一根筯,好忽悠,聋老太太不算计他算计谁?

接下来说说聋老太太是怎么对傻柱“好”的。

原剧中有一段傻柱背着聋老太太倒卖粮票的剧情,六十二斤粮票,兑换了十二块四毛钱。

倒卖粮票在当时是什么行为?

是投机倒把,是破坏国家统购统销的违法行为。

而且,在当时,投机倒把被视为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旦被抓住,不仅会给予经济处罚,而且行政处罚也少不了,有工作单位的,往往是给予退赃、开除等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会判处死刑。

虽然傻柱不是自己倒卖粮票,但是一个共犯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在这段剧情后面,傻柱背聋老太太回来后,一大爷正好前来给聋老太太送来5斤白面。

傻柱立刻明白了聋老太太储存粮票的原因。

“得,您就给送面吧,我算是明白了,老太太这点粮票怎么省下的。”

然后又说:“跟您比谁先进监狱,看谁快。”

就凭这两句话,说明倒卖粮票这个事确实违法,而且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聋老太太如果真的对傻柱好,会让他背着自己去倒卖粮票?

这不是扯吗?

再来说聋老太太给傻柱送鞋这个事。

她送给傻柱的老北京棉鞋是找娄晓娥买的,骗娄晓娥说是买给她外地亲戚的。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娄晓娥可是有夫之妇。

让有一个夫之妇的娄晓娥给单身男青年的傻柱买鞋,而且还是给自己男人的死敌买鞋,这要是传出去了,大家都会认为是娄晓娥不忠,背叛许大茂和傻柱有染。

不然,哪有一个有夫之妇给单身男青年送鞋的道理?

按照当时的社会风气,没有哪个男人能容忍自己的媳妇背着自己给别的男人送鞋。

如果许大茂知道后大概率会将娄晓娥赶出家门,并且是以休书的形式让娄晓娥净身出户。

不仅如此,从此娄晓娥还要背上一个不忠的名声。

在那个年代,离婚的女人是被社会看不起的,何况还背负了一个不忠的名声,想要生存都难,连带娄家都要受到牵连。

而傻柱的名声也会因此败坏,再想找个清白人家的闺女结婚,是不可能的事。

这算是非常缺德的算计了。

最后再说说,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聋老太太撮合娄晓娥和傻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