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清晨,初升的太阳将城市的黑暗一点一点驱逐,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尽管日军的轰炸几乎没有停过,但生在这时代的人别无选择。只要人没死,还是要起早摸黑地找活干,让自己能多活一天。
清晨的街道已有不少行人往来,能开的店铺也大多开门了。
曾阿牛支起了摊子,喊了起来,“豆浆,豆腐,好吃的豆花,都来看看,都来看看。”
自打得知八路军瘫痪了正太路后,曾阿牛的精神世界似又被点亮了。
他从家中废墟里挖出一些木板子,跟邻居借了些工具,勉强做了些桌椅。
或许是祖宗保佑,他家里那个磨豆子的磨盘还好好的,因此他用身上最后一点钱去买了些黄豆、卤水,又做起了豆腐生意。
家里被炸开的屋顶也被他用茅草给盖了起来。
虽然下雨天依旧遭不住,但总比流落街头好多了。
果府迁都重庆,虽引来了轰炸,但市面却出现了诡异的繁华。
政府职员、达官贵人总是要吃喝的。因此豆腐摊又开了,倒也有些生意,勉强能糊口。
在这乱世,能不饿死,就已经是极好的福报了。
曾阿牛卖力地吆喝着,行人路过,倒也有问价的。
自那日后,曾阿牛再也没想过自杀。
他想着八路军捷报频传,那再熬几年,一定能把鬼子赶走。
他不能死,他要活下去。他要亲眼看着鬼子退出夏国,然后亲口把这个消息告诉死去的亲人。
因此,他豆腐卖得比较便宜。
薄利多销,只为活下去。
一些行人见了他身后的屋子,便知道这家可能就剩这一个人了。许多人都是长叹一口气,然后掏出钱买一碗豆浆。
同胞再不互助,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来日自家被轰炸了,也希望有人能拉自己一把吧。
曾阿牛支开小摊子,把豆浆、豆花端上桌,行人也坐了下来,享受难得的安逸时光。
嫩滑的豆花加上一点辣子,吃一碗就是享受了。
“号外,号外!”
“八路军频传捷报,奇技克敌,一日内连斩倭寇三旅团首脑!”
“八路军奉劝在华日军,若以夏国同胞威胁,必斩首前线首脑!勿谓言之不预!”
安静的清晨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在曾阿牛摊子上吃豆花的老先生立刻喊道:“快,给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