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发生后的第二天,一份关于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就摆在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案头。祁同伟亲自向宁方远和沙瑞金汇报了审讯结果,表情带着几分无奈与挫败。
“宁省长、沙书记,那三个纵火犯的口供高度一致,都声称是因为个人生活不幸,对社会产生怨恨,才选择在少年宫纵火报复社会。”祁同伟汇报道,“我们动用了所有技术手段进行测谎和背景调查,但他们的社会关系简单,没有发现与其他势力有直接联系的证据。”
他补充道:“从现场提取的物证也只能证明是他们实施了纵火,无法指向其他幕后主使。这几个人像是早就准备好了这套说辞,心理防线极强,审讯专家也未能突破。”
宁方远听完汇报,与沙瑞金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这个结果早在预料之中——赵立春出手,怎么可能留下明显的把柄?
“既然调查结果如此,就按程序办公吧。”沙瑞金最终拍板,“对外通报时,强调这是个别极端分子的报复社会行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司法机关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他特别指示:“同时要宣传消防部门救援及时,省委省政府组织有力,将伤亡降到了最低。重点突出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明白。”祁同伟领命而去。
办公室内只剩下沙瑞金和宁方远两人。沙瑞金叹了口气:“方远,侯亮平不能再留在少年宫了。这次侥幸避免了悲剧,下次呢?赵立春既然动了杀心,就不会轻易罢休。”
宁方远点头赞同:“确实。少年宫主任这个位置太敏感,容易被人做文章。应该给他换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就去京州市政协吧。”沙瑞金做出决定,“给他安排个闲职,级别不变,但不能再有任何实权。这也算是借这次的过错给他一个教训。”
在接下来的省委常委会上,当沙瑞金提出将侯亮平调任京州市政协闲职时,出乎意料地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组织部长吴春林第一个表态支持:“侯亮平同志在少年宫主任岗位上确实表现不佳,发生如此严重的安全事故,调整工作是必要的。市政协是个很好的安排,既能发挥他的经验,又不会担太大的责任。”
高育良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我同意。侯亮平同志确实需要在一个相对清闲的环境中沉淀一下。市政协很适合他。”
就连一向与侯亮平不和李达康,虽然内心极不情愿接收这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