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星语心愿(第1页)

在医院略显昏暗且弥漫着消毒水味的走廊里,陈榕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候。

他还不知道,自己辛苦得来的功劳已被他人夺走了

在来的路上,陈榕再次细细检查了老爹的伤势,发现老爹原本受伤其实不算极其严重,毕竟当时身上的铁板发挥了显著的隔离作用,有效地减轻了爆炸的冲击力,再加上老爹平日身体素质还算不错。

然而,老爹为了能尽快找到他,全然不顾自身伤痛,强行挣扎着行动,这一番折腾,使得原本因爆炸而有所移位、受损的内脏被进一步拉扯,多种伤势累积叠加,最终导致重伤吐血,陷入昏迷,短时间内难以苏醒。

刚才老爹大口吐血的场景,陈榕很担心,担心老爹重伤不治,才不停地急切催促那些边防军和卫生员。

就在这时,主刀的穆主任从手术室匆匆走出,他身材挺拔,一身洁白的大褂更显他的干练与专业,但此刻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却满是严肃。

他站在走廊中央,提高音量大声喊道:“谁是陈树的儿子,赶紧来一下!病人目前情绪处于极度激动的状态,已经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了,嘴里一直在喊着‘儿子,别跑’,还有,谁是林欣,也赶紧过来!”

在他丰富的从医经验看来,病人当下的应激反应堪称棘手。

这种强烈的情绪波动使得病人身体不断挣扎扭动,各项生命体征也随之起伏不定,严重干扰了手术的正常准备工作。

若不能尽快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解除这种应激状态,手术根本无法安全开展,病人很可能会因为这持续的不稳定状态,面临心脏骤停、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致命风险,情况万分危急。

可是,想要解除这种应激反应谈何容易。

一般来说,这种由深层心理创伤或强烈情绪冲击引发的应激反应,病人往往会陷入一种自我封闭且高度紧张的状态,对外界的安抚和引导具有很强的抵触性。

常规的舒缓方式,如轻声安慰、简单的身体放松按摩等,对于这类病人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通常需要深入挖掘病人内心深处的心结,找到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关键因素,才有可能让病人逐渐放松下来,可这一过程不仅困难重重,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此时的病人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等待。

话音刚落,一个脑袋与身形比例略显不协调,显得格外大的小家伙,像一颗突然弹射而出的小炮弹般,“嗖”的一下跳到了穆主任面前。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