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缓称王(第1页)

“教主请看,现在各方势力割据,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带领红巾军起义席卷江淮,五散人的彭和尚在蕲州起兵相应,此时已经占领武昌、江州等地。”

“方国珍割据浙东,张士诚攻占泰州。郭子兴统御濠州,朱重八借势进占滁州。”

“如今两淮等地义军四起,形势一片大好。”

临时指挥室中,杨逍指着地图为宋青书分析形势,明教虽然打退不少元军,但是占领的地盘其实并没有多少。

“教主,我建议咱们也选择一处作为大本营,继续向四面扩张。”

最后杨逍提议,找一处合适位置,作为明教领地,徐徐吞并其他义军地盘,统一南方地区。

因为此时的元朝朝廷威势越来越弱,已经管不了江东这些地方豪强。

大家也从同仇敌忾对付元军,开始互相征讨,都想要吞并对方。

虽然前不久明教等人提议宋青书称帝,改称明王,担任起天下义军共主之责,但是被宋青书否决了。

这称帝改称明王说的好听,还能真的指挥起其他豪强不成?无非就是占了一个大义的名头,还容易被元军集火。

宋青书可不想时刻被元军盯着,还不如慢慢积攒实力,等到一统江东各地,将所有版图纳入手中,再发动北伐,驱逐元朝势力。

但这个天下义军共主的名义宋青书却认了下来,这以后可有的操作。

不说其他豪强服不服自己,首先得仗着大义,谁若是惹事,自己就能出兵收拾他。

“所以我建议,咱们前往彭和尚所在的蕲州,那里北邻襄阳,西边没有其他豪强,咱们只需积攒力量,由朱重八在前方挡住其他豪强的袭扰,等到势力足够,就可一举东进,将整个江东纳入掌中。”

杨逍指着地图中彭和尚所占蕲州位置,宋青书想了想,没有第一时间同意。

蕲州的位置很好,周围没有其他豪强,唯有东面是朱重八的地盘,但若是让宋青书选择,他还是比较青睐去朱重八的滁州。

主要还是对老朱的不放心,若是任其发展,难免最后让其有尾大不掉之势,不如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所以蕲州可以作为明教后方,却不能成为宋青书的驻地。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在前线怎么能知道出了什么变化?要去就去第一线,咱们去滁州设立驻地!通知朱重八,让他做好准备,大军前往滁州!”

没有和杨逍等人解释自己为何会选择滁州,宋青书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