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不应再悔(第1页)

苏昭逐一看着几人,有人已然顿悟,有人仍是迷惑,她道:“是芳菲。”

芳菲当日同台而竞,换作旁人,也许未能得胜便悄然退场,但她素来与抚瑶不睦,得见抚瑶受辱,定会留步细看。

对家的成功或许还会淡忘,但对家的窘迫定倍加难忘。

尤甚那日,抚瑶身亡。

芳菲竟对这天用了一句“记不清”搪塞。

其中必有蹊跷。

沈砚道:“所以她被灭口,或许是因为她拿了那些人要找的东西。”

苏昭道:“此前或许他们还并不知,但见我们寻觅,恐怕已有所察觉。”

季有然急道:“东西落在他们手中,线索岂不断了!”

“未必。”苏昭摇头,“今日我们前脚到访,后脚便杀一个人是很冒险的,如果是物件到手,并没有如此急迫的必要,或许是没能套出,才怒极而为。”

“我一会便重返淮水楼,他们如此在意之物,兴许便是破局之解。”沈砚道。

季有然点头,正欲开门。

却忽然听到外面又一阵步伐齐踏之音。

“里面的人听着!即刻开门,违命严惩!”喝声骤然响彻。

季有然一顿。

此声些许熟识,沈砚倏然跨步到他身前,一掌击开门扇。

门外之人猝不及防,倒退大步,下意识举刀布防,却在看清沈砚面容后急收,垂刀而礼称:“大人!”

赫然是大理寺赵评事。

沈砚目射而去,“我大理寺请人问话,一贯都是这般无礼?”

赵评事躬身,但神色并无往日恭顺,“下官不敢,只是下官斗胆置喙一句,如今大人处境,还是莫要参与为好。”

赵评事性情中庸,近日寺中人手短缺,他常涉外务。

沈砚本见他本分踏实,欲择机提携。

可如今寺中分立,他便迫不及待选边。

人情冷暖,墙头草亦是选择。

虽理解,但仍不觉对如今的大理寺心生失望。

“今日吏部到寺中了?”沈砚忽然没头没尾的一句。

赵评事有些意外,仰起脸,摇了摇头。

沈砚轻笑,眸光压于一点,“既然吏部没去宣罢职,敢问赵评事,本官是何处境?就因与寺卿言辞冲撞,便不得过问寺中事务,谁给你赋的权?”

同样是笑。

往日里沈砚笑得温润和煦,如今却迫意森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