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暗流(第1页)

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的废弃伐木场里,柴油发电机的轰鸣掩盖了谈话声。韩默蹲在改装过的集装箱诊所内,为病床上的男孩检查瞳孔反应。十岁的米哈乌前额滚烫,淡金色纹路在眼皮下时隐时现。

"第三次能力爆发,"韩默用波兰语对角落里的农妇说,"这次他预测了什么?"

"村教堂着火,"妇人绞着围巾,"第二天真的发生了。神父报告了政府那些人..."

集装箱门滑开,颜殊带着寒气走进来,金发束在医用帽下,只有耳后若隐若现的纹路暗示着她的特殊身份。她朝韩默点头示意,然后换上温暖的笑容用流利波兰语问候母子俩。

"体温39.1度,神经递质水平超标三倍。"她边检查边低声道,"和上个月立陶宛那个女孩一样。"

韩默摸向胸口的银色疤痕——自从三个月前离开瑞士山谷,这里就成了他的警报器。现在它微微发热,提示着米哈乌体内躁动的Gene-X频率正处在危险阈值。

"准备镇静剂C配方。"他对颜殊说,同时从背包取出金属盒。盒里是零点站带回的原始样本X残片,被分隔成数十个芝麻大小的颗粒,每粒都密封在铅制胶囊中。

男孩突然睁大眼睛,瞳孔完全变成金色:"他们来了...穿黑衣服的人...带着针..."他的声音带着不属于儿童的冰冷精确,"东南方两公里,三辆车,九个人。"

颜殊迅速拉上窗帘。韩默将一粒样本胶囊放入特制雾化器,按在男孩口鼻处:"深呼吸,想些快乐的事。比如..."他瞥见男孩破旧书包上的足球贴纸,"莱万多夫斯基进球。"

胶囊中的黑色物质在接触人体温度后活跃起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米哈乌的抽搐逐渐平复,金色从瞳孔边缘开始消退。这种微量原始样本的安抚作用,是他们从列维博士笔记中复原的关键技术。

"监管局比预计早到六小时。"颜殊调暗灯光,打开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伐木场周边的监控画面,东南方向确实有车灯闪烁。"克莱门的情报有误?"

韩默摇头,指向画面边缘:"看车型。不是标准巡逻车,是特别行动组的黑色奔驰。有人越级派出了精锐。"

米哈乌的母亲突然跪下亲吻韩默的手:"求求你们,带他走!去那个加拿大学校!"

"学校不再安全了。"颜殊扶起她,声音温柔但坚定,"上周监管局突袭了温哥华岛。我们得另想办法。"

韩默的疤痕突然刺痛——不是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