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破碎的庇护所(第1页)

海岸警卫队的直升机在风暴中艰难穿行,每一次颠簸都让韩默的胃部翻涌。米哈乌躺在他身旁的担架上,面色苍白如纸,只有微弱的呼吸证明他还活着。沃洛申教授被安置在机舱另一侧,由随行医护照料,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三分钟后降落!"飞行员喊道,声音几乎被引擎的轰鸣吞没,"准备迎接冲击!"

韩默透过舷窗望去,下方是一个小型海军基地,几艘巡逻艇停泊在防波堤内。跑道旁的灯光在暴风雪中显得格外微弱,像随时会被掐灭的烛火。最引人注目的是基地中央的一栋灰色建筑,周围环绕着荷枪实弹的士兵和防空炮——显然,这里已经进入战备状态。

直升机重重地砸在停机坪上,舱门立刻被一群穿白色极地服的军人拉开。刺骨的寒风夹杂着冰粒灌入机舱,韩默下意识地护住米哈乌的脸。

"医疗队!这边!"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指挥着担架队上前。

沃洛申教授和米哈乌被迅速抬上救护车,韩默想跟上,却被马科夫拦住。

"我们需要先汇报情况。"上尉的表情不容商量,"让医生们做他们的工作。"

韩默犹豫了一秒,但看到米哈乌被专业医疗团队接手,还是点了点头。男孩现在最需要的是专业治疗,而不是他的守护。

马科夫带着韩默穿过戒备森严的走廊,来到一间简报室。室内已经聚集了十几名军官和科研人员,墙上的大屏幕显示着卫星拍摄的实时画面——那个被称为"源"的黑色球体现在直径已经超过一公里,悬浮在破碎的冰原上空,周围环绕着不断扩张的蓝色能量场。

"马科夫上尉。"一位肩章显示将官军衔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报告情况。"

马科夫行了个军礼:"将军,'源'已经完全激活,正在释放第二阶段脉冲。第一阶段产生的'影行者'数量估计超过五百,全部具有能量实体化能力。曙光科研站已经沦陷,沃洛申教授和关键实验体已撤离。"

将军的目光转向韩默:"这就是那个'共鸣者'?"

"韩默,前特种部队军医。"马科夫简短介绍,"他与实验体的连接强度超出预期值三倍。"

一位戴眼镜的女科学家突然插话:"不可思议!沃洛申的理论是正确的?'接收器'和'共鸣者'真的能形成共振回路?"

"现在不是讨论理论的时候,伊琳娜博士。"将军厉声打断,"北约已经将事件等级提升到'末日钟'级别。莫斯科和华盛顿都在等我们的评估——那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