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李修明,其次便是宋溪。
几人都很顺利的背出来,没有出现差错。
李夫子对每个人的评价都别无一二,他并不吝啬夸奖。
考察完宋溪等人,李夫子开始教授今日要学的《千字文》后续内容。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李夫子道。
下首学生跟道:“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李夫子又重复二遍,学子亦然。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李夫子道,“若是单从字面而来,这其中的吊字,并不指悬挂,而是慰问。”
“吊民,故指安抚受伤的百姓。”
学子们听得极为认真。
李夫子继续介绍其中含义,“‘伐’字多数意为征伐,而在此中却是为义伐。”
“周发为周武王姬发,他讨伐荒淫无度的商纣王,建立周朝。殷汤为商汤王,他推翻暴虐的夏桀,建立商朝。”
“此中典故,商汤、周武王顺应民心,讨伐罪恶的君主,拯救百姓。”
“吊民伐罪,其中义伐便是由此而来。”
李夫子循循善道:“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因着百姓受苦于难,伐罪为之顺天应人。”
“周发殷汤,并非只是简单的武力夺权,这是儒家“天命无常,惟德是辅”思想的体现。”
李夫子又道:“再见后句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顺应天命的君王为百姓夺的权力,他必要会做明君。而‘坐朝问道,垂拱平章’其中的坐朝问道,便是指为君主者临朝听政,向贤臣询问治国之道。”
“垂拱平章”中‘’垂拱’则是形容毫不费力,亦如双手下垂般轻松。”
“‘平章’指治理国家、使政事清明。”
“联合上下其意,‘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的全意为君主在朝堂上听取治国良策,就能轻松实现天下太平、政事有序。”
“若是百姓在明君的治理下,日子定然会越来越好,则吊民向上天祈求伐罪不会出现。”
底下学子瞧着皆听入耳。
李夫子停顿片刻,才道:“联合方才我所讲的含义及典故,再读‘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千字文》为韵文,学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