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人物(第1页)

李夫子微微蹙眉,道:“宋溪,你家中可是出了何事。”

这学生往日虽然刻苦,可也未到如此,如今年岁尚小怎可如此不爱惜身子。

宋溪有些歉意,夫子真心爱护他,他作揖行礼道。

“学生辜负了夫子的关心,只是,学生想明年下场一试。”

宋溪本打算再下一次月测过后再于李夫子说这事,只是今日已说到这,宋溪自然托盘而出。

李夫子神情微愣,“你要下场?”

宋溪点头道:“是,学生想一试。”

李夫子沉吟片刻,才道:“你如今才将将要过九岁之龄,此时下场未免太早,过于心急。”

李夫子劝道:“若是再等上几年,不怕名落孙山,也有个好头。”

宋溪轻轻摇头,“夫子所言学生都懂,夫子既说我年岁尚小,何不借此一试呢。”

他并不反驳,而是顺势而下。

李夫子见此,轻叹一声。

宋溪的天赋在平阳县很少见,李夫子在三年前打算给他开小灶的那两天想了很多。

李夫子天资平庸,家中略有薄田资产才能安稳读书。

四岁启蒙,读书十载,十四岁下场至十七岁才侥幸得中童生。

寒窗苦读到二十四岁仅比孙山之姿高上几名得中秀才。而那一场考试,已是他第三次下场。

第一回,李夫子心怀志气却名落孙山,心中纵有愤慨也无济于事,只道是学问不过关。而那一回的案首,是个仅十二岁的学子。

第二回,李夫子吸取前头教训,错漏补改,紧抓弱处。以为能一雪前耻,心中怀揣着上回余存的少年意气。

却还是落榜。

而那一回,案首也仅十五之龄。

第三回,李夫子心中消沉却还是抱着侥幸,终于得中秀才。那年他二十四。

案首是十七岁的少年,意气风发。

而在李夫子名次的前头还有很多年岁比他第一回下场考试还要年轻的稚子,最年轻的是一七岁的孩童。

仅次于案首。

李夫子自此大受打击,又在连考了两次举人落榜后心灰意冷几年,最终放弃科举之路开了私塾。

宋溪的身上他看见了那些人的影子。

只是,那些人或是身处权贵,书香门第,或是富甲一方家中有做官的长辈。他们有着最好的师资,教书的夫子或是举人,亦或有可能是进士。

家中藏书万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