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职场的制胜秘诀(第1页)

现在美苏正处于冷战期间,尚未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因此苏联的石油在国际还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让伊拉克这样的小国家的石油销路没有那么好。

不过伊拉克也不着急,毕竟石油这种东西不用考虑保质期,不像咖啡豆,要是过期了,绝对是卖不出去的。

赵繁在与伊拉克方翻译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正为石油的销路发愁。

华方三天前才和巴西签订了合约,而外交部组织去贩卖咖啡豆的访问团应该还没有出发。

既然已经当了二道贩子,也不在乎商品里再多一个石油,至于丢不丢脸,既然都已经不在乎借钱和亏本,只要能买回粮食解决粮食供给问题,被人议论几句又有什么关系?

赵繁立刻找到冯向阳,把这种情况说了一下。

冯向阳震惊地看着他,不可置信地说道:“本来卖一个咖啡豆就已经够费劲了,你怎么还想帮伊拉克卖石油啊?”

赵繁发现冯向阳没有转过弯来,急忙向他解释自己的意图。

咖啡豆不像粮食这种消耗性物资,亏本卖咖啡豆都未必能换回多少粮食,但石油不一样,它是战略性物资。

解释了这个缘由之后,赵繁又提醒他道:“咖啡豆怕是很难打开市场,访问团完全可以用石油去打开局面,而且货物又不在我们手上,华方只是在中间牵线搭桥,确定了对方想买石油,只要把订单交给伊拉克就可以了。”

赵繁的意思是在中间赚一笔差价,当然了,买主以后肯定会发现直接跟伊拉克下订单会便宜一些,但华方又不打算长期做这个生意,只要能度过这三年的灾荒就可以了。

冯向阳听了之后,立刻拉着赵繁去打电话。

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电话那边直接就同意了,让他们尽管去谈,决定权直接下放到了冯向阳这里。

既然有了这么大的操作空间,国内也需要石油,赵繁就建议不赚这个中间差价了,纯粹帮伊拉克谈订单。

唯一的条件就是伊拉克给华方贷款,然后购买他们的石油,巴西的还款时间是五年,直接照搬这个合同即可。

石油虽然不考虑保质期问题,但现在产油大国苏大哥还在和美国争夺世界老大的位置,而且还看不到分出胜负的迹象。

虽然五年后才能拿到货款,但伊拉克相当于已经把石油卖出去了,还能赚一笔利率,这个合作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赵繁翻译的时候和伊拉克方说得天花乱坠,只说华夏现在只是一时困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