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别和大茂哥发生冲突(第1页)

即便易中海一再劝说,赵德福还是把话撂在这儿:“我哪里比得上阎老师,还是让他当吧。”

而且赵德福记得很清楚,这个大爷的任免并不是易中海说了算,也不是院子里其他人说了算,而是要街道办来做决定。

如果要更换大爷的人选,肯定是要把王主任请来开个全院大会。

这样的话,赵家和阎家肯定要交恶,大家同住前院,赵德福哪里想看到这个局面。

易中海见说不通赵德福,转头又来劝赵繁,本来就是他持反对意见,怎么可能被说动?

赵繁苦笑地对一大爷说道:“我经常不在家,这事还是看我爸的意思,我觉得我爸说得有道理,总不能院子里的三个大爷都由钢铁厂的职工出任,只怕真的这么做了,其他人心里也会不舒服。”

阎埠贵即便看不上这个官儿,难道还不在乎面子吗?特别是人家还是文人。

易中海只能讪讪地离开了赵家。

等关上门之后,赵德福多少有些不甘心地问儿子:“这大爷虽然不算什么正儿八经的官儿,可在院子里也是个管事的,虽然换人对老阎有点不地道,但好处是看得到的,你怎么一听就让我拒绝?”

怎么说社会地位也高一些,有什么消息也及时一点。

赵繁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轻笑了一声才说道:“我是想起了我妈之前的分析,贾大妈在中院里闹腾,其实就是想让一大爷解决她媳妇儿的工作,这工作我看着是解决不了的,一大爷想让你出任院里的三大爷,估计是没安什么好心。”

赵德福自然是要问对方是什么意思?

赵繁就给他分析,既然易中海没能给秦淮茹解决工作,那他肯定还是要帮助贾家度过这次的粮荒。

易中海的口粮还要挤出一点给他的妻子,赵凡只说粮食指标会恢复,可没说灾荒很快就过去,到时候贾家还是要花钱买粮食过日子。

如果赵德福成为了前院的大爷,多少就有一点照顾院里的义务,贾家再上门借粮,没有任何借口的话,难道他们好意思一点都不借吗?

听完了儿子的分析,赵德福也不由得感慨道:“易中海还真是精明,不过他也实在是不容易,贾家一共5个人,4个人没有粮食标准,他就算能挤出来一点口粮,也架不住每个月都要挤呀。”

主要贾东旭还不是易中海的亲生儿子,虽说是指望对方养老,可能不能指望得上还两说呢。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贾张氏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