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就能和美国建交(第1页)

大领导听到这个方案又是赵繁的功劳,他有些疑惑地问道:“这个人在外交上非常有建设性,为什么没有把他派到陈宏的团里,是我记错了吗?前段时间那个不仁不义的计策好像也是他的提议。”

立刻就有人回答道:“没错,那个计策也是他的提议,不过当时他已经在商业访问团里准备了很长时间,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支援团都快出发了,外交部就没有调遣他去陈部长团里。”

大领导沉吟了一下:“不能总让他在商业团里打转,政治团里也派遣几次,看看他的潜力,我记得他很年轻,多给他加加担子。”

“何止是年轻,他才15岁呢。”

大领导却笑了一下:“干革命的时候15岁也不小了。”

一心只想低调躲事,还不知道后面会朝着自己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的赵繁,其实在他进入外交部的时候,很多事情就由不得他做主了。

这次的访问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外交部还开了一个小型的庆功会,食堂竟然还准备满满一大盆红烧肉。

在国外虽然能吃到肉,但这个时候的欧洲,料理都有点黑暗,要么就是过于寡淡,反正就是不适合华夏人的胃。

不仅是赵繁,连跟着一起去摆摊的几个摊主都吃得满嘴流油。

赵繁虽然一再推辞,但在表彰会议上,领导直接颁布了对他的奖励,待遇提到了22级,履历上甚至记了一功,这待遇搞得他都有点胆战心惊。

跟着冯向阳回到办公室之后,赵繁才知道,不仅是这次的功劳,连同上次访问的功劳也一起给你奖励了。

现在赵繁已经被看作是自己这一派的人,办公室也没有别的人,冯向阳也不和他藏着掖着。

“你之前给我的建交问题,听说大领导非常赞同,你能轻易地记一功,多少和这件事有点关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即便是到了21世纪,在体制内想升职也得有路子才行,更不要说是这个时期的华夏了。

可这与赵繁的初衷却完全背道而驰,但有了在意大利的教训,现在不管是别人的夸赞,还是批评,他除了笑着接下之外没有任何选择。

夜深人静的时候,赵繁还是忍不住想后路,现在他的名字已经挂到了上面,即便不提这个,自从给冯向阳出谋划策后,他就已经属于冯向阳这一派。

如果退缩太明显的话,不仅会让大领导不高兴,连冯向阳也不会待见他。

这个时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