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已经把台阶都摆在脚下了,赵繁知道华夏顺着下了,就能拿到贷款购买大量粮食解决国内灾荒,还是长期性的,那街上那些人就不用饿死了。
可所有前提都是要牺牲国家的立场,也就是倒向美国,即便不是彻底倒向,也会在国际上表露这样的信号。
他之前在意大利就和冯向阳分析过,现在美苏之间进入了缓和期,华夏不能倒向美国,但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绝对地站在苏大哥一方。
站在中间,还要稍微偏向苏大哥,但又要让苏大哥知道华夏有倒向美国的倾向。
这样才能保持独立性,又能借助双边的微妙关系得到想要的东西,就比如美国抛过来的这个贷款诱饵。
既然想两头获利,赵繁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就没想过向苏大哥提出贷款购买粮食吗?”
既然用威胁的计策保住蘑菇弹的合作,那申请贷款购买粮食也未尝不可。
和冯向阳一样,林鹏飞也知道赵繁年龄尚轻,对国际关系可能不太清楚。
他告诉赵繁,虽然苏大哥不像华夏一样遭遇了灾荒,但人家的摊子铺得太大,这就导致国内的储备粮也非常紧张。
说白了就是苏大哥国内没有粮食卖给华夏,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华夏不可能从苏大哥那里获得粮食。
亲近的老大没粮食,反而是敌对的老二那边不仅愿意借钱还给他们卖粮,虽然是不怀好意,可国民已经在饿死的边缘了,实在是有点顾不了那么多的架势。
幸好赵繁这次回家看开了很多事,要不然在这件事上,他要是稍露犹豫,只怕是转头就要真的去干文秘工作了。
他稍微想了一下后说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向美国贷款买粮,但不能倒向他们。”
林鹏飞闻言就笑了:“你这真是既要又要,老大和老二斗得跟乌眼鸡一样,我们即便不是老三也是老四,人家不可能让我们两头获利的。”
赵繁却不这么看,他用陈宏部长这次访问苏大哥的案例说明情况。
既然能用倒向美国的消息逼迫苏大哥维持现有的合作,只要这件事处理得当,华夏肯定能从美国那里贷款又买粮。
林鹏飞就问赵繁:“这尺度可不好把握,一不小心老大和老二转头收拾我们,到时候该怎么办?”
赵繁没有直接说怎么办,而是说要保持独立自主的同时稍微偏向苏大哥,这样才有可能从美国那边获得贷款,然后再向他们购买粮食。
这是结果导向过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