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让对手投鼠忌器(第1页)

赵繁在外交部虽然被人戏称是三把手,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副部长的秘书。

这种大事陈宏和林鹏飞都做不了决定,哪里有他指手画脚的余地?

可领导已经发了话,加上之前一直在提醒他做事的风格,这种时候可容不得他推辞。

赵繁权衡了一下利弊,还是破釜沉舟地建议,国内可以答应法兰西的这个提议。

华夏本来就不想让漂亮国在越南扩张影响力,如果不支持北越,这场战役很可能会一触即溃,到时候人家在自己家门口驻军,难受的还是自己。

而且法兰西也没有拒绝在苏大哥边境陈兵,这个提议只是需要时间,等筹备完备后,双方还是可以一起行动。

这样的联合多少有点被逼无奈,毕竟华夏和法兰西处境都不太好。

不过在艰难程度上,两国还是有区别的,法兰西只是想摆脱漂亮国,在欧洲推进军事一体化,对手只有漂亮国。

而华夏要应对两个大国家的夹击,建国又还没有多久,处境比法兰西危险的多。

还真应了王宜说的那句话,除非被排挤了,和华夏同病相怜,才能有一丝破局的可能。

法兰西的建议和赵繁的意见一起发回到国内。

既然一开始就同意了私下结盟,法兰西这个要求也不是很过分,又加上赵繁的建议,最高领导层很快就做出了同意的决策。

有了这个合作的基础,接下来的谈判就容易很多了,首先就是互建大使馆,其次就是商业上的合作。

法兰西为表诚意,还跟华夏签了一个大笔的订单,产品就是丝绸、瓷器,还有茶叶。

这是赵繁提议的,陈宏刚开始还不太看好,毕竟出国的时候这只是一个建议,这三个厂都还没有影子呢。

可现在直接就签了订单,东西还没有生产出来,销售就先铺好了。

这在陈宏看来有点诈骗,可赵繁却说,就是得先拿到订单才能加快工厂的建设,尽量把效率拉到最高。

他这么说,主要是引进漂亮国的几个技术,国内多少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那是美式标准,国内一直沿用的是苏式。

既然先拿到了订单,自然是哪种生产效率高,就沿用哪种,现在华夏还等着外汇还款呢。

除了这个订单之外,赵繁还提了一个货币兑换机制。

华夏出口三个产品,法兰西转让一些工业基础,相互的兑换机制需要涉及一些卢布,也有利于华夏这边筹集足够的资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