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设赞成,谁反对!(第1页)

“但是,同伟。”

“这个政务服务中心,一旦成立,就不是你们公安局一家的事情了。”

“它牵扯到车管、户籍、出入境,这些业务,背后是交通局、是外事办,甚至还涉及到编制、财政、城市规划。盘子,铺得太大了。”

高育良的指尖,在报告的封面上,轻轻敲了敲。

“这么大的事,程序上,要走得稳妥。”

他抬起头,透过镜片,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学生。

“这件事,必须上我们吕州市的市委常委会,由集体讨论决定。”

丁义珍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上常委会?

那不确定因素可就太多了!

各个常委背后,都代表着不同的山头和利益。

万一有人从中作梗,这个天大的功劳,岂不是要胎死腹中?

祁同伟的脸上,却露出激动与感激的神情。

他立刻站起身,微微躬身。

“老师,您说得对!是我考虑得太浅了,只想着咱们公安系统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格局小了!”

“这么重大的改革举措,关系到我们吕州发展的大局,理应由市委的集体领导来决策!我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

这个学生,一点就透。

一个市公安局长搞的部门内部改革,和由市委常委会通过的、市长亲自关注的全市性改革项目,分量,不可同日而语。

前者,成了,功劳是祁同伟的。败了,责任也是祁同伟的。

后者,成了,功劳是市委的,是高市长的,祁同伟作为具体执行人,功劳也跑不了。可万一败了,那也是集体决策的失误,板子,不会只打在他一个人身上。

“好,你能这么想,很好。”

高育良点了点头,转向陈清泉。

“清泉,你协助一下同伟同志,把这份报告,按照上市委会的标准,再完善一下。务必要把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它对我们吕州优化营生环境的重大意义,都写清楚,写透彻。”

“好的,市长。”陈清泉连忙应下。

……

走出市政府大楼,丁义珍跟在祁同伟身后,脸上写满了忧虑。

“祁局,这……这事上了常委会,夜长梦多啊。”

“咱们吕州的情况您不了解,交通局的老局长,快到站了,思想保守得很。还有……”

祁同伟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