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打破沉默的,是林少。
“同伟同志,你说的这个‘快’,我基本认同。”他的称呼,已经从随意的“祁局长”变成了更显郑重的“同伟同志”。
“但是,你提到为了GDP,环保、民生,甚至公平正义都可能让步。这个……是不是有点太悲观了?”
这个问题很刁钻。
“这是一种必然。”
祁同伟做出了结论。
“在特定历史阶段,为了实现快速发展,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为了提升国家实力,我们可能不得不选择这条路。短期内,它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和物质丰富。但长期来看,它也会积累下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但这些问题,在追求‘快’的逻辑下,往往会被暂时搁置,或者被‘发展中解决’的口号所掩盖。”
“在生存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效率必然会压倒公平。这不是悲观,这是现实。我们必须先做大蛋糕,然后才能讨论怎么分蛋糕。至于做蛋糕的过程中,炉子烧得太旺,弄出点黑烟,或者有的人分到的奶油多一点,有的人少一点,这些都是次要矛盾。”
“等蛋糕做得足够大了,大到所有人都不会饿肚子了,我们才有资格,也才有能力,回过头来解决这些问题。”
祁同伟最后总结道。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谁能抓住‘快’的趋势,谁能理解‘GDP为王’的底层逻辑,谁就能在官场上走得更远,在商场上赚得更多。”
这番“蛋糕论”,在后世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常识。
但在此刻,在这个时间点,从祁同伟嘴里说出来,却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
包厢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祁同伟这番超越时代、直指核心的分析震惊了。
他们都是京城圈子里的人,对政策走向和高层意图有着天然的敏感。
但祁同伟的这番话,不仅是预判,更是一种对未来政治生态和经济模式的深度定性。
“啪!啪!啪!”
高建瓴用力地鼓了三下掌,打破了包厢里的沉寂。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他站起身,亲自给祁同伟倒了一杯酒。
“同伟,你这番话,比我们听过的任何党校教授的课,都要深刻!”
“我今天总算明白,为什么方悦对你另眼相看,为什么部里要破格推荐你来培训。”
高建瓴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