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环环相扣的政治布局(第1页)

“同伟,回来了!”

赵立春没有像寻常领导那样,站在办公桌后等着下属汇报,而是快步迎了上来,双手紧紧握住祁同伟的手。

“省长,我一回来就应该先向您报到的。”

“哎,说的什么话!”

赵立春拉着他,走到沙发区,亲自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

“你这次是去为国征战,是英雄!我这个省长,给你接风洗尘都来不及,哪能怪你?”

“我看了公安部的嘉奖令和表彰大会的新闻,很提气,很长脸!我们汉东省,很久没有出过你这样在全国都叫得响的年轻干部了。”

一番毫不吝啬的褒奖过后。

赵立春端起茶杯,动作看似随意,话锋却陡然一转。

“同伟啊,这次去京城,收获不小吧?听说,认识了不少大领导?”

“都是托了省长和省委的福。湄公河案子是中央督办的大案,我只是个执行者,侥幸见了些世面。”

“部里的领导,还有一些其他部委的同志,对我们汉东的工作都很关心。”

祁同伟巧妙的把范围扩大到了“其他部委”,既暗示了自己的人脉不止于公安系统,又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被抓住的把柄。

“关心就好,关心就好啊。”

赵立春意味深长地点点头。

“我们汉东要发展,要改革,离不开中央的支持。你年轻,跟上面的领导能说得上话,以后可要多为我们汉东的工作,吹吹风,帮衬帮衬啊。”

这话,说得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在嘱托一个前途无量的晚辈。

但祁同伟听出了里面的另一层意思:你的资源,我要用。

“省长您言重了。我人微言轻,能做的有限。但只要是汉东的事,只要是省长您的指示,我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赵立春满意地笑了。

“同伟,汉东的政法系统,这么多年,有功劳,但也有包袱。思想有些僵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了。”

他没有提梁群峰一个字,但每个字都像鞭子一样,抽在梁群峰留下的政治遗产上。

“接下来的汉东,要大搞经济建设,要对外开放。我们的政法系统,也必须跟上。需要注入一些‘新血’,需要一些有‘国际视野’,懂改革,敢碰硬的年轻干部,来挑大梁。”

话里的含义,再明显不过:你,祁同伟,我看中的政法未来。

你最好识趣的站在我的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