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部长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看到自己的心腹秘书快步走了进来,神色有些不寻常。
“部长,赵省长让您现在过去一趟。”
部长的心头猛地一跳。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下午四点半,一个临近下班的敏感时间点。
省长单独召见,绝不会是闲谈。
联想到下午那个气氛诡异的通气会,以及钱宇那番意有所指的发言,他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知道了。”
他沉稳地应了一声,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
省长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省长,您找我。”
组织部长进来后,恭敬地站在他身后。
赵立春声音平静地传来:“老周,你在组织部这么多年,看人,应该很准吧?”
这个问题,问得没头没尾,却让周部长的后心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省长,我只是做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识人用人,最终还是要靠省委的集体智慧,要靠您来拍板把关。”
他把皮球踢了回去,滴水不漏。
赵立春走到沙发旁坐下,指了指对面的位置:“坐。”
周部长依言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林城的田国富,你怎么看?”
赵立春终于抛出了那个名字。
周部长大脑飞速运转,斟酌着每一个字眼:“田国富同志……是个很有能力的干部。抓经济,有魄力,有手腕。这几年林城的GDP增速,在全省都是名列前茅的。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他先扬后抑,这是官场的基本功。
先肯定成绩,再谈问题,显得客观公允。
“但是!”他话锋一转。
赵立春没有说话,耐心等待下文。
周部长知道,赵立春等的,就是这个“但是”。
他必须说,而且必须说得恰到好处,既要点出田国富的要害,又不能让自己显得像是在背后捅刀子的小人。
“但是,田国富同志的性格里,有些……怎么说呢,有些急于求成,有时候为了出成绩,手段上会有些争议。而且,他个人表现的欲望,比较强。”
他用词极为考究,“急于求成”是说他不稳重,“手段有争议”是点他不择手段,“表现欲望强”则是暗指他功高震主,不守本分。
“省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