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龙说得兴起,从包里拿出一份制作精美的规划图,在茶几上摊开。
“高叔叔,您看,这是我们单独为吕州量身打造的一个项目。月牙湖,风景这么好,却一直没开发起来,太浪费了。我们惠龙集团准备投资一个亿,在这里建一个‘汉东美食文化城’!”
“这是我们响应省里号召,投资地方,改善民生。这个项目,所有的利润,我们惠龙集团一分不要,全部捐出来,成立一个‘吕州教育发展基金’,由您来支配!”
图穷匕见!
前面说的天花乱坠,又是政治资本,又是大局为重,核心原来在这里。
用一个虚名,换一个一本万利的独家项目。
再用这个项目的“利润”,来给自己送上一份谁也抓不住把柄的厚礼。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
高育良看着规划图上那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心里却已经把赵瑞龙和杜伯仲的算盘子听得一清二楚。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高小鳯,款款起身,走到了高育良的侧前方,她没有靠得太近,保持着一个礼貌而又足以吸引注意力的距离。
“高市长,请允许我为您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她的声音清脆悦耳。
“我们对月牙湖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规划。它不仅仅是一个餐饮项目,更是一个文化项目,一个民生项目。”
“我们将引入国内八大菜系最顶级的名厨,同时也会挖掘汉东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我们会定期举办汉东戏曲节、民俗文化展……把它打造成一张属于吕州,乃至整个汉东的文化名片。”
“在商业模式上,我们参考了明代南京秦淮河畔的商业布局,以文化带动消费,以消费反哺文化。我最近在读《明史》,发现很多历史上的经济规律,对我们今天依然有深刻的启示……”
高育良眼前一亮。
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绝色女子,她不仅有惊人的美貌,更有清晰的逻辑,不俗的谈吐,甚至还涉猎史书。
一个商人,一个如此年轻貌美的女商人,居然在谈话中,信手拈来地引用《明史》来佐证自己的商业逻辑。
高育良甚至可以想象,当这样一个女人,为你抚琴唱曲,与你红袖添香夜读书,探讨着历史兴替、政商博弈时,天下有几个男人能守住自己的本心?
他高育良自问,也未必。
“高总,才思敏捷,见解独到,真是让我这个读了一辈子书的人,都自愧不如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