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大叔侃侃而谈,虽说他现在现在开上了出租车,早已刀剑归鞘,马放南山,但诉说起自己曾经那段时间的峥嵘岁月还是眉飞色舞,满脸追忆。
他还跟赵瑾年说,就零几年那会都还很乱,东街的菜市场,每个月都有武警士兵押送二三十个人来枪毙。
治安真正好起来,也就最近七八年的事儿,扫黑除恶专项行动轰轰烈烈展开,又因为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监控也越来越多,以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赵瑾年乐坏了,“大叔,听你那么说,以前那么多老哥子、社会人,现在都去哪了?总不能都坐牢,都被枪毙了吧?”
司机大叔不屑,“去哪了?以前干什么,现在还干什么呗。”
但是话又说回来,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心不狠就站不稳,哪一个白手起家的手上能是干净的?
司机大叔说,现在玉衡搞,二手车的,搞旅游公司的,搞装修公司的,开修理厂的,开连锁会所的,别看现在人模狗样的,都是原来那帮人。
这一点,赵瑾年是知道的,并且确信,全国都差不多。
以前赵瑾年听说过一个事儿,有个从小日子回来的华侨,是玉衡人,认祖归宗后,在玉衡做生意,什么赚钱搞什么,但是搞什么亏什么。
为什么呢?因为他动了本地势力的蛋糕,你说你想开个规模很大的商k,你打价格战,别人竞争不过你,就偷偷搞你,你一个外地佬,在本地无权无势的,光是三天两头的突击检查你就扛不住,哪什么跟人家玩?
最后也就两三年的功夫,身价上亿的老板就被搞得几乎破产,还进去蹲了两年大牢,发誓以后再也不来玉衡了。
赵瑾年也深有体会,他前世去外省做生意也是这样,过江龙想在地头蛇嘴里抢吃的?只能说还是太年轻了,被人怎么整死的都不知道。
“到了。”
“谢了,大叔。”
赵瑾年下车后,给周小川发了个信息,没多久,周小川就给赵瑾年发了一个包厢号。
包厢里坐了十来个人,普遍是女生居多,男生加上周小川也只有三人。
无一例外,都是年轻人。
周小川连忙请赵瑾年落座,嬉皮笑脸的笑着介绍。
说这个叫西瓜,那个叫青菜,这个叫萝卜,那个叫豆腐,听得赵瑾年头都大了,这都什么外号。
一群妹子也都笑着嗲嗲的叫着赵老板好。
周小川说没办法,这是艺名,艺名懂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