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只要我没道德,别人就不能道德绑架我(第1页)

赵瑾年认真跟她讲解口语和书面语言的区别,其实这些沈素素都知道,但她缺乏锻炼口语交际的环境,很难转换。

就像华夏人说话,很多时候并不讲究主谓宾、定状补,很多人都喜欢讲倒装句和散装中文,在英语里也是一样,但又有很大的区别。

口语最重要的是思维。

广义上,一个正常考过四级的本科生,要掌握四千左右词汇,已经初步掌握了很多语法技巧,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的基础沟通,但为什么很多学生依旧做不到沟通?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维,比如一个学过英语的人,他和另外一个外国人交流,听到一句话,脑子里翻译成中文,听懂了,然后回复一句话,本能的,他脑子里先会把自己想说的话翻译成英文,再说出来,这样的沟通方式效率非常低,这顶多只能算是鹦鹉学舌。

沈素素听得很认真,重重点头。

赵瑾年笑道:“口语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效率沟通’,就和咱们说话一样,例如,我们描述,嗯……昨天没按时赶到。”

“口语可能就说,哦,昨儿没赶上,路上堵死了都。这是下意识补充个原因。”

“你看,这就是一个书面语上的病句,但丝毫不影响沟通。”

“如果书面语可能就是:昨日因交通拥堵,未能准时抵达。”

沈素素恍然,轻笑着:“就像网上说的,我们国人在外面和人用英语交流,外国人听起来就跟听文言文一样,太正式了,太书面语了。”

“呐,就比如我们说,‘她知道了’,口语我们就可以随便说‘She got it’,是吧?如果你循规蹈矩的书面语,那就得,嗯……‘She became aware of the situation’你还得组织语言,就特别麻烦。”

沈素素认真点头。

“当然啊,我有个建议,你可以去看看一些美剧和英剧,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美剧里的台词,都很口语化,反而英剧偏向书面语话。好了,那现在我来当你的读伴。”

两人用外语聊了一阵,但是很快,沈素素就紧张起来,无法做到快速输出对话,她有时候会忙于组织语言。

赵瑾年安慰,“这种紧张是正常的,所以口语的核心是‘开口练+有反馈+持续输出’,多说就行,口语是说出来的。”

“嗯嗯,我会加油的。”沈素素举起小粉拳,她看着赵瑾年的侧颜,觉得赵瑾年这么认真讲解的样子和跟他搭讪的样子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