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的“精心准备”,看的赵为民嘴角直抽抽。
“不用打条,我信得过你,不过......”
“赵叔,这钱我有急用,跟你借钱我也保证按时归还。我这人最怕麻烦,更不会多管闲事儿,否则就不会给你打条了。”
最终,李春还是坚持给他重新打了一张欠条,赵为民接了过去,看都没看转身往家走。
李春给他看的第一张纸,就是马三老叔马发给做的小学教室预算。
去年牛圈子沟小学盖新教室,所用的都是村里砖厂的红砖,只是学校所用的红砖数量,与村里公示的数量,相差了整整十五万块。
别说多出来的十五万砖是在别的砖厂买的,这理由根本禁不起调查。
上辈子九九年因为占地款,他们几个村干部相继落网,这些红砖也是罪名之一。
去年红砖价格,算上运费,一块砖五厘,十五万块砖不过才七百五十块钱。
可是在这个年代,这些钱就算不能要他命,至少也能扒掉他一层皮,所以用这个数据作敲门砖,一定能借到钱。
李春原本打算借一千,租房子进货周转,一千块钱差不多够用了,结果昨晚从二姐那听到大院儿出售的消息,只能改变主意,“硬着头皮”多借了一些。
欠条必须打。
有欠条是正规借钱,反之则是敲诈,哪一天赵为民突然翻脸,搞不好就得惹上一身骚。
上辈子李春改造过,这方面还是了解一些的。
事情办的如此顺利,李春心情无比舒畅,哼着歌往家走。
借的钱,他会按时如数奉还,自家损失的砖厂分红,李春会从其他地方成倍的找回来。
至于检举揭发,他从没想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拿到了实惠,别人家的损失关自己屁事,只是想到赵为民这个人,多少有些感慨。
赵为民曾经是大队唯一的赤脚医生,全队九成以上人家都受过他的恩惠,曾几何时,是队里公认的好人。
直到九九年东窗事发,有些村民都不相信赵为民会参与其中。
李春猜测,多半是因为赵为民两个儿子先后意外夭折,唯一幸存的儿子赵鹏月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混不吝,再有一个不省心的婆娘,导致心灰意冷,心性大变。
总之一句话,世事无常。
李春这次借钱或许能给他一点警示,往后要是真能收敛一些,没准还能帮他躲过一劫呢!
回家的路上,赵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