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古老而神秘的禅林深处,有一座被岁月轻抚的古刹,名为“静心庵”。这日,月光如水,银辉洒满庭院,老禅师智悟端坐于青石之上,周围是几位年轻的弟子,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智悟禅师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深沉,仿佛能穿越时空,将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在遥远的过去,有一位婆罗门女,名叫月华,她宿福深厚,广受众人尊敬。”
说到这里,智悟禅师的眼神变得柔和,仿佛能看见那遥远的过去,弟子们也被这故事深深吸引。
“然而,月华的母亲却信仰邪教,常轻三宝,对佛法毫无敬畏之心。月华深知,若不及时引导,母亲恐将陷入无尽的苦难。于是,她广说方便,用尽各种方法,试图让母亲生起正见。但遗憾的是,母亲并未完全生信,不久后便命终,魂神堕入了无间地狱。”
“月华得知母亲的下落后,悲痛欲绝,但她并未放弃希望。她坚信,佛法广大,必能救度一切苦难众生。于是,她毅然决定,卖掉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希望以此功德,超度母亲脱离苦海。”
“在一次供养中,月华瞻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庄严法相,心中倍生敬仰。她暗自思量:‘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母亲在世时,我能来此问佛,必知母亲去处。’于是,她垂泪良久,虔诚地祈祷。就在这时,空中突然传来声音:‘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
“月华合掌向空,问道:‘是何神德,宽我忧虑?’空中声音再次响起:‘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月华闻此声,激动不已,她恳请佛陀速说母亲生界。佛陀告诉她:‘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月华遵佛旨意,返回家中,端坐思惟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经一日一夜,她忽然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汹涌澎湃的海边,海水沸腾,恶兽横行,铁身飞走,东西驰逐。她看见无数男女,出没海中,被恶兽争相食啖。又见夜叉,形态各异,或多手多眼,或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使罪人靠近恶兽,自相搏攫,其形万类,令人不敢久视。”
智悟禅师的声音变得紧张而刺激,仿佛将弟子们带入了那片恐怖的海边。
“然而,月华因念佛力故,自然无惧。这时,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对月华说:‘善哉!菩萨,何缘来此?’月华问鬼王:‘此是何处?’无毒答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