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心无挂碍,方能生出大智慧、大作用(第1页)

在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座古老的禅寺,名为“无心庵”。

这里远离尘嚣,四季如画,春日里桃花烂漫,夏日里绿荫如盖,秋日里红叶满山,冬日里白雪皑皑。

禅寺之中,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禅师,法号“明空”,他一生修行,心境如水。

一日黄昏,夕阳如血,洒满山间小径。

禅寺中来了一位年轻的行者,名叫云逸,他面容清秀,眼神中带着几分迷茫与渴求。云逸自幼便对禅宗心生向往,渴望能在这片净土上找到心灵的归宿。

明空禅师坐在禅堂之中,面前摆放着一盏清茶,茶香袅袅,与窗外的晚风交织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云逸恭敬地行礼,道:“弟子云逸,久闻大师法号,特来求教。”

明空禅师微微一笑,示意云逸坐下。他缓缓说道:

“云逸,你可知‘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之意?”

云逸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明空禅师继续道:

“世间万物,皆有其道。无心,并非无念无想,而是不为外物所动,心无挂碍,方能生出大智慧、大作用。有物,则是指执念、欲望,这些都会阻碍我们的心神,使我们无法通达真理。”

云逸听后,若有所思,但心中仍有许多疑问。

明空禅师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道:“你且随我来。”

两人走出禅堂,穿过竹林,来到一片开阔的山坡上。

此时,夕阳已沉入山峦,天空渐渐暗淡,但山间仍有几处灯火闪烁,宛如星辰落入凡间。

明空禅师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峰,道:“你看那座山,无论昼夜,始终屹立不倒,为何?”

云逸望着那座山峰,沉默片刻,道:“因为它是自然之物,无欲无求。”

明空禅师点了点头,又指向山脚下的一片树林,道:

“你再看那树林,四季变换,叶落归根,生生不息,又为何?”

云逸思索片刻,道:

“因为它们顺应自然,无心而为。”

明空禅师微微一笑,道:

“正是如此。山无心,故能恒久;树无心,故能生长。人亦如此,只有放下执念,不被外物所扰,方能通达真理,达到无心之境。”

云逸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有一束光穿透了心中的迷雾。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只见一名僧人匆匆跑来,神色慌张,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