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翠云峰下,有一座隐匿于云雾之中的禅寺,名曰“不动心庵”。
此庵虽小,却因住着一位名叫慧明禅师的高僧而闻名遐迩。
慧明禅师年逾古稀,面容慈祥,眼中却闪烁着洞悉世事的智慧之光。
他常以一袭素衣,手持竹杖,漫步于山林间,以自然为镜,教化众生。
一日黄昏,夕阳如血,洒满山间小径,慧明禅师正欲回庵,忽见一青年男子匆匆而来,神色焦急,眼中满是迷茫。
此人名叫李逸,乃山下小镇的一名书生,因科举失利,又遭家道中落,心中苦闷,听闻慧明禅师大名,特来求解脱之道。
“禅师,弟子心中烦恼丛生,日夜难安,恳请大师指点迷津。”李逸双膝跪地,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慧明禅师微微一笑,伸手扶起李逸,道:“世间烦恼,皆因心动。你若能悟透‘如如不动’之境,烦恼自消。”
言罢,二人步入不动心庵,夜色渐浓,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简陋的茶室中。
慧明禅师泡上一壶清茶,茶香袅袅,二人对坐,开始了一段关于开悟的对话。
“李施主,你可曾见过山间流水?”慧明禅师轻抿一口茶,缓缓问道。
“自是见过,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李逸答道,眼中闪过一丝回忆。
“那流水遇石则绕,遇谷则深,它可曾有过一丝动摇,或抱怨不公?”禅师继续引导。
李逸沉思片刻,摇头道:“流水似乎总是顺应自然,从无抗拒。”
“正是如此,心若流水,方能随顺世间万物而不失其本心。你心中的烦恼,就如同那阻碍流水的石块,你若与之对抗,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唯有放下,方能前行。”
慧明禅师语气温和,却字字珠玑。
李逸似有所悟,但又似被更深的迷雾所困,眉头紧锁。
“禅师,弟子虽明白您的教诲,但每当夜深人静,过往的挫败与未来的不确定便如潮水般涌来,让我难以自持。”
慧明禅师微微一笑,站起身来,示意李逸随他外出。
夜已深沉,山风轻拂,二人漫步至一片竹林前。月光下,竹叶轻摇,发出沙沙声响,宛如天籁。
“李施主,你看这竹林,无论风雨雷电,它始终屹立不倒,为何?”禅师指着竹林问道。
李逸凝视片刻,答道:“或许是因为它们根深叶茂,内心坚韧。”
“对,也不对。竹林之所以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