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而宁静的翠云峰上,有一座古老的禅院,名曰“明心寺”。寺中住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禅师,法号慧明,他的一生仿佛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禅宗宝典,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邃的智慧。
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明心寺的青石板上,显得格外柔和。寺中的小和尚智远,正手捧经卷,坐在寺门前的老槐树下,眉头紧锁,似是在思索着什么。
慧明禅师缓缓走出禅房,见状,微微一笑,缓步走到智远身旁,轻声问道:“智远,你在此沉思,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智远抬头,望向师父那充满智慧的眼神,心中一暖,随即道:“师父,弟子一直在想,福报要怎么样才修得到呢?弟子每日诵经礼佛,却总觉得心中有所欠缺。”
慧明禅师闻言,轻轻点头,目光望向远方,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要修得福报,第一步,便要作好人做好事,净十善道,修到欲界天人的福。你可曾记得,十年前,山脚下的村庄遭遇洪水,我们师徒二人是如何救助那些百姓的吗?”
智远的思绪随着师父的话语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那时,洪水肆虐,村庄一片狼藉,他们师徒二人不顾个人安危,一次次地穿梭在洪流之中,将受困的百姓一一救出。那一刻,智远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满足。
“师父,弟子记得。那是弟子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做好事不仅能救人于水火,更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智远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慧明禅师微微一笑,继续道:“进一步,修四无量心,修到色界天人的福。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你要学会以慈悲为怀,对世间万物皆存悲悯之心;以喜悦之心待人接物,让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温暖;以舍心放下执念,不被世俗所累。”
智远低头沉思,心中默念着“慈、悲、喜、舍”,仿佛有一束光,穿透了他心中的迷雾。
“而这一切,还远远不够。真正的修行,在于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慧明禅师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智远,你可曾想过,为何为师每日都要在寺中讲经说法,与信徒们交流心得?”
智远摇了摇头,眼中满是疑惑。
“因为,真正的佛法,不仅要自己悟,更要传给他人。每一次的讲解,都是对佛法的一次深化;每一次的随喜赞善,都是对他人善行的肯定与鼓励。如此,方能得佛音声,让自己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