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第一缕绿·外星田野(第1页)

灯台不耀,涡心在深靛里低呼吸;

年轮塔把低频“在拍”按回日常,像把一条曾经暴走的河稳稳按回河床。

今夜的公共窗,没有头条,没有号角,只有一行小注:

“播种舰队·远航一线:外星田野·试点地块 001。

延迟:九小时四十二分。

请先做三拍,再点击播放。”

林战坐在曙光中枢的半层廊道,把在场扣扣好。

短—短—回。

视频缓慢起落,黑屏之前,只有一声很轻的咔哒,像扳手在灯旁挂回了家。

第一帧,是风。

风把细尘吹成狭长的线,像没有乐谱的五线谱;

两颗小行星在远处彼此绕行,拉出一条“黯潮”,

把田埂上的红旗压成了慢半拍的低伏。

试点 001,地学名:枯砾质坡脚冲积扇。

在地球,会被农夫嘲笑为“种影子都费劲”的地皮;

在这里,它将被命名为——田。

公共窗把土地工程的步骤叠影在画面下缘,每一行只有动词和数值:

筛:粒径>15mm 砾石剔除 22%,回填于排盐沟;

磨:涡轮松土深 28cm,打断板结层;

混:基质配方 A(硅酸盐微粉 18%、生物炭 9%、火山灰 6%、风化泥 67%)分两次混入;

接:微生群落“蓝—绿—褐”三相接种,初始密度 10^4 CFU/g;

压:轻压实 0.8 倍地球标准,预留孔隙率 42%;

静:延迟窗 48h,不插秧,不播籽,先等土“呼吸”。

负责地块的工程师把手掌贴在土面,五秒一呼,五秒一回。

她的背上别着“慢半步,不错步”。

镜头把她的指尖特写到颗粒尺度:

火山灰的细粉裹着一粒暗红的沙,

一只甲藻在显微镜下游过来,像一个早起的小号手。

“土还有心跳。”她对着胸前的记录器轻声说。

旁边的小字补注:“基质温升 +0.6℃;微生呼吸 RQ=0.72;盐离子向排盐沟迁移速率 1.3 mm/h。”

工学队列把三签门闩按在田埂边的临设板上:

工程签:质控曲线已挂(22.8—22.9—22.8);

医护签:腰背支撑完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