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年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专家。
“各位都是我们战区陆军的智囊,是军事理论的权威。”
“那我就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
“韩锋的那个远火营。
是怎么在演习开始前一个月,就神不知鬼不觉地部署到楚江市的?”
“而且,是在我们战区侦察体系的全天候监控下。”
这个问题,在所有专家的脑海里轰然炸开。
对啊。
韩锋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整编的远程火箭炮营!
那不是几个人,几条枪,可以塞进民用车辆里就能偷运过去的。
那是几十台重型车辆,是庞大的弹药基数,是复杂的指挥与通信系统。
这么一个大家伙,要在战区腹地潜伏一个月,不被发现?
这怎么可能!
“会不会是……化整为零,用民用物流体系渗透的?”
一名戴着金丝眼镜的专家迟疑着开口。
“民用物流?”
康永年反问。
“一个远火营,化整为零需要拆分成多少个包裹?
每天经过楚江市的物流车辆成千上万,我们的技术侦察部门难道是摆设吗?”
“车辆的吨位、电磁信号、人员构成……这些大数据一过筛,异常目标早就被锁定了。”
那名专家被问得哑口无言。
另一名负责情报分析的专家。
手指在面前的平板电脑上飞快地划着,调取着楚江市周边过去一个月的全部情报数据。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来越白。
“报告首长,查不到。”
“过去一个月,楚江市周边区域的所有可疑信号与物流动态。
我们都进行了复盘分析,没有发现任何与远火营规模相匹配的异常活动。”
“完全没有!”
这个结论,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查不到。
这三个字比发现敌人更让人恐惧。
这意味着。
在敌人已经把刀架在你脖子上的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康永年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我们都想不明白。”
“我们这些坐在指挥大厅里,掌握着全局信息。
可以随时调用战区所有侦察资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