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日子,邻村的大官庄小学开学了,小海洋和本村的几个同龄小伙伴结伴去上一年级。那叫腊妹的小女孩和小海洋同班同桌,小海洋这时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汪洋”。
第一天上学汪洋感到很新鲜,结识了很多的小伙伴,还认识了好多拼音字母和数字。之后慢慢地熟悉了学校,也渐渐习惯了每天的紧张学习。
汪洋聪慧好学,学习成绩很好,相对来说腊妹的学习就差些。
腊妹在家数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她在妈妈肚里七个月后就降生了,腊月生的又是老幺,所以就叫腊妹。现在上学了,老师给取了个谐音,把名字更正为“腊梅”。
腊梅和汪洋座位在最前排,俩人共用一个课桌。腊梅旁边还有个同学叫“前进”,胖胖的,感觉有些木纳,并且六岁了,还穿着开裆裤。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教十以内的加减,大家都学会了,只有前进很笨,就是学不会。数学老师很生气地用小竹竿做的教杆轻轻抽了前进两下。
过了会老是感觉脚面子暖暖湿湿的,仔细一看:原来是前进一紧张,竟然在桌子下偷偷尿了,并且正巧尿在数学老师刚买的新布鞋上,数学老师又好气又好笑。
后来问了别的老师才知道,前进小时候得过大脑炎,反应有些迟钝,一紧张就会尿尿,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六岁了还穿开裆裤的原因。
汪洋的村子离学校大概有三四里路,相连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
路旁有座破旧落败的土地庙。传说土地神是神界最小的官儿,过去一般的土地庙在路旁支几块石头,随便盖个顶,就能称作土地庙。
但这个土地庙与众不同,规模显然大很多,庙的正殿为两间,庙门口两侧石刻着一副对联,右边是“公公十分公道”,左边是“婆婆一片婆心”。
土地庙在过去曾经香火旺盛,很多村子的人为许愿或求五谷丰登,或过世老人送汤都来供奉烧香烧纸。
现在剩下的是长石板砌的供桌和庙门外一棵苍劲粗壮的古槐,周围杂草丛生。平时除了偶尔有过路人在此歇脚外,一般无人到来。
汪洋下午放学后有时就和几个小伙伴趁天色尚明,在破庙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再回家。需要在这里说明一下的是八十年代初期,鲁南大多数的农村还没有安电,到了晚上,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灯。
这天放了学,汪洋和几个小学生来到土地庙,碰到村里的二蛋正在爬庙门口那棵古槐树。
“你爬树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