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充满了英式的傲慢与冒犯。
秦冷月还没开口,陆云却自己站直了身子,笑了笑,用同样流利的英语回答:
“哈里森先生,您好。我不是学徒,我是这家工厂的技术顾问,陆云。”
哈里森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年轻人,英语说得居然和他一样标准。
“顾问?”他挑了挑眉,“那真是……年轻有为。”
“我们中方有句古话,叫‘百闻不如一见’。”
秦冷月冷冷地切入了正题,
“哈里森先生,既然是技术交流,光看这些‘古董’,未免有些无趣。
我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余兴节目,希望能让各位,对我们红星厂的‘真实水平’,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她话音刚落,孙建老师傅就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
托盘上,放着两片东西。
一片,是之前高士伟团队做出来的,布满了裂纹和砂眼的废品涡轮叶片。
而另一片,则是一片闪烁着暗金色光芒的,造型完美的单晶叶片。
正是从那口“铁锅”里炼出来的杰作。
“这是我们之前在单晶叶片研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秦冷月指着那片废品,语气平淡地介绍道。
哈里森拿起那片废品,只看了一眼,就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这粗糙的铸造工艺,这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完全符合他对中国工业水平的想象。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技术难题。”他故作专业地点评道,
“晶界控制,热应力消除,这些都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实验数据。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旁边那片完美的叶片上,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变成了然。
“至于这一片……”他拿起那片单晶叶片,仔细地端详着,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漂亮的……仿制品。
表面处理得很好,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是你们从哪里买来的样品吗?通用电气?还是普惠?”
在他看来,以红星厂那种“铁锅炼钢”的水平,能造出这种级别的叶片,可能性为零。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搞来一片国外的样品,只有表面功夫,在这里装样子。
高士伟的拳头,已经捏得咯咯作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