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河的到来,让龙吟基地这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被拧上了更紧的发条。
一个满编的,从西南前线下来的精锐警卫团,在二十四小时内空运到了基地。
他们装备着最新式的武器,眼神里带着只有经历过真正战火才能拥有的杀气。
这些人,将基地围了个水泄不通,别说是一个人,就算是一只苍蝇,都休想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飞进来。
秦山河亲自坐镇指挥部,将整个基地的防御体系,按照战时标准重新规划了一遍。
暗哨、雷区、高压电网、红外线感应……各种堪称变态的安保措施被层层加码。
他甚至还丧心病狂地,让士兵们在通往专家楼的路上,挖了两道深深的壕沟,上面架了座吊桥,每天晚上准时升起。
美其名曰:“保护核心科学家,要有护城河意识。”
这番操作,搞得基地里的科研人员们怨声载道。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搞科研,而是在坐牢。
尤其是马振邦那群老专家,他们现在对陆云已经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痴迷程度,每天都想往专家楼跑,请教各种问题。
可现在,想见陆总师一面,得先通过三道岗哨,两层铁丝网,还要跨过一条随时可能掉下去的护城河,比去西天取经还难。
“秦政委!您这是要干什么?您这是在搞隔离!是在阻碍我们国家核物理事业的进步!”马振邦鼓起勇气,去向秦山河抗议。
秦山河眼皮都没抬,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他亲手画的,无比精密的“陆云二十四小时活动热力图”,指着上面说道:
“看到没?根据我的分析,陆云每天的脑力活动高峰期,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和晚上八点到十点。
在这两个时间段,他的‘战略价值’最高,受到的威胁也最大。
所以在这期间,除了他老婆,任何人不得靠近他三十米之内。”
马振邦:“……”
他感觉跟这位老将军讲道理,比造原子弹还难。
而这场风暴的两位核心人物,陆云和秦冷月,则被迫过上了“与世隔绝”的二人世界。
白天,他们在安保等级最高的实验室里,推进着“深海龙吟”计划。
陆云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秦冷月滴水不漏的统筹管理,形成了一种完美的互补。
项目的进度,一日千里。
而到了晚上,两人回到那间被重重保护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