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斯和皮埃尔的呼吸变得粗重滚烫。
他们的瞳孔里,倒映着屏幕上的内容,那不是文字,而是一头刚刚倒下的红色巨龙。
那具尸体,庞大、温热,且无人看管。
摆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一份计划书。
而是一份详尽到令人骨髓发寒的“屠龙纲要”。
如何用“民主”与“自由”的糖衣,去腐蚀一个国家的工业信仰。
如何用金融的绞索,让国之重器在一夜间从民族骄傲,沦为沉重负债。
如何一步步诱导他们,亲手拆掉自己的航母,销毁自己的战略轰炸机,砸烂自己的发动机生产线……
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了一个民族最脆弱的神经上。
“艺术……”
王敬业的声音在颤抖,眼中是核爆般炽亮的光。
他看着那份计划,像是在欣赏一幅旷世名画。
“你们看!看这里!”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条计划,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拔高。
“‘以环保为名,促使其拆除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有毒废料处理设施’!”
“我的天!”
“何等阴险!何等毒辣!何等富有创意的釜底抽薪之计!”
他猛地抓住皮埃尔的肩膀,用力摇晃。
“皮埃尔同志!你看到了吗?这才是真正的行为艺术!用环保的圣光,去执行最肮脏的屠杀!”
“这其中蕴含的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想,比你那些法国亲戚搞的玩意儿,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皮埃尔被晃得眼冒金星。
他顾不上这些,只是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些冰冷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装备型号。
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
安225“梦幻”运输机。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
T80主战坦克生产线。
R36M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撒旦”。
这些名字,任何一个,都曾是悬在整个西方世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现在,它们像一群失去了牧羊人的羔羊,被明码标价,陈列在一份来自敌人的计划书里,等待被肢解、熔化、遗忘。
“我们……必须去!”
克劳斯,这位严谨的德国老人,声音嘶哑,眼中烧着原始的渴望。
“陆先生!我们必须去乌克兰!趁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趁着美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