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野心”的火焰(第1页)

起落架的震撼,像一场小型地震,在“891工程”内部引发了剧烈的思想波动。

之前那些对陆云持保留意见的工程师和军官,现在看他的眼神,已经从审视,变成了敬畏。

但罗刚那句“瞎子”的比喻,像一根刺,依旧扎在所有人的心头。

战斗,进入了下一个,也是最艰难的阶段——攻克“魔鬼的心脏”。

机库旁边的航电实验室内,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

空气中弥漫着焊锡和臭氧的味道。

陆云和陈琳,已经在这里连续待了三十六个小时。

两人的面前,是无数的电路板、示波器和纠缠如蛛网般的电线。

他们在做一件比3D打印起落架,更疯狂百倍的事情——从零开始,构建“分布式神经网络辅助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核心和底层算法。

“不行!这个‘突触’算法模型的权重有问题!在模拟跨音速机动时,延迟超过了0.03秒!这是致命的!”

陈琳的眼睛布满血丝,她指着屏幕上一条几乎垂直下跌的数据曲线,语气焦急。

“权重没问题,是我们的运算载体有问题。”陆云的目光,却落在了一块被拆开的,来自美国的摩托罗拉68000芯片上。

这是他们能搞到的,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民用处理器。

“它的串行处理架构,从根本上就无法满足‘神经网络’并行计算的需求。”

陆云摇了摇头,“我们给一个小学生,讲微积分的道理,他永远也听不懂。”

“那怎么办?”陈琳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陆云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

“谁说神经网络,一定需要一块超级中央处理器?”

他拿起一支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全新的架构图。

“我们就用这些‘小学生’。”

“我们把一百个摩托罗拉68000芯片并联起来,

再用我设计的‘分布式总线协议’,让它们协同工作。”

“单个芯片,是小学生。但一百个小学生,组成一个‘班级’,

各司其职,有的负责算姿态,有的负责算气压,有的负责算过载,最后再由一个‘班长’汇总。”

“这就不是‘中央集权’,而是‘民主集中’了。”

陆云笑道,“这是我们自己的方法论,他们学不来。”

陈琳看着白板上那匪夷所思却又在理论上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