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红星夜校开学(第1页)

接下来的航行,变得漫长而枯燥。

大西洋的风景一成不变,除了蓝色,还是蓝色。

船上这个由多国精英组成的“国际大家庭”,在最初的紧张和刺激过后,开始出现了新的融合以及新的矛盾。

最先爆发的,依然是让·保罗和安东诺夫。

这天下午,两人在机库里,为了“弹射器的液压系统到底该用航空液压油还是合成酯”这个问题,再次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争吵从技术层面,迅速升级到人格侮辱,最后演变成了全武行。

两个加起来快一百五十岁的老头,一个挥舞着烟斗,一个抡着卡尺,扭打在了一起,场面一度非常难看。

最后,还是秦山河出面,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都给我住手!”

老将军一声怒吼,镇住了场面。

他指着两个衣衫不整、气喘吁吁的老专家,黑着脸下令。

“一人一个麻袋,去后厨削土豆!今天晚饭前,谁削不满一麻袋,谁就不用吃饭了!”

于是在“瓦良格”号的厨房里,出现了非常魔幻的一幕。

法国蒸汽弹射器之父和苏联航母总设计师,两个国宝级的专家,一人一个小马扎,对着两大筐土豆唉声叹气。

他们手里的削皮刀,使得还不如他们的烟斗和卡尺利索。

“都怪你这个老顽固!”

“要不是你这个傲慢的法国佬!”

两人互相瞪了一眼,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唇枪舌剑。

为了解决这种“人民内部矛盾”,也为了抓住漫长航行中的宝贵时间,统一思想,陆云决定开办“红星夜校”。

第一堂课,他亲自讲解。

课题是《从涡轮增压到3D打印——论先进生产力如何决定上层建筑》。

当陆云用最浅显的语言,将涡轮增压的深层流体力学原理,以及3D打印背后的分层制造和材料科学逻辑,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时。

法国人和苏联人,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技术,其底层逻辑竟然是相通的。

当陆云顺着这个逻辑,第一次提出了“电磁弹射”的初步构想时。

——“既然我们能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去推动活塞,那为什么不能用更精准、更高效的电磁力呢?”

让·保罗彻底疯了。

他扔掉手里的烟斗,冲到白板前,看着陆云画出的那个简陋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