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米拉峡谷,此刻成了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军事集结地之一。
空气中不再有鸟鸣,只有引擎的低沉轰鸣、金属的摩擦声、以及无数双军靴踩过碎石发出的刺耳声响。
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笼罩着双方阵地,这是一种装满火药桶的寂静。
在大明一方,第十八合成旅的主力已然展开。m78主战坦克利用地形构筑了掩体,粗长的125mm滑膛炮管并非水平指向,而是以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微小俯角,遥遥锁定了数公里外阿三军的T-90坦克集群。
炮塔上的车长们通过高倍光学观察镜,死死盯着对面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突击者步战车的30mm机炮炮口微微晃动,跟随着步兵的视线。
身穿数字化丛林迷彩的大明士兵们依托临时挖掘的散兵坑和加固的岩石掩体,枪口对外,脸上涂着油彩,眼神透过护目镜,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亚的寒冰。
后方,PHL-191火箭炮的发射箱已然扬起,虽未装填,但那森然的指向足以让任何对手头皮发麻。
阿三军一侧同样如此。T-90S坦克的炮塔也在缓缓转动,反应装甲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BMP-2步战车的身影在林间若隐若现。阿三山地师的士兵们同样构筑了工事,他们经验丰富,利用地形巧妙地隐藏着自己,但数量上的优势使得他们的防线看起来更具压迫感。
双方最近的前哨阵地相隔不过几百米,中间是那片刚刚经历了一场原始殴斗的谷地。
士兵们甚至能看清对面敌人头盔下的眼睛。没有交谈,只有无声的怒视和通过手势进行的简单交流。
偶尔,一方某个士兵下意识的动作——比如调整一下姿势或者抬起手,都会引发对面一阵轻微的骚动和更多武器瞄准线的聚焦。
在前沿后方建立的联合战术指挥所里,气氛同样紧张到极点。双方的旅级指挥官通过一条临时建立的热线,进行了多次激烈无比的交涉。
“巴拉特中校!我再次严正警告你,你的部队必须立即后退至20公里外,回到2923年12月的实际控制线!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
大明第十八合成旅旅长赵锐大校对着无线电低吼,声音因极力压制怒火而有些沙哑。
无线电那头传来阿三军指挥官带着浓重口音、同样强硬的英语回复:
“赵大校!是你们的士兵非法越界,在先辈用鲜血划定的阿三领土上设立工事!该后退的是你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