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明重工(第1页)

千亿美元的现金流,如同奔腾的长江大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入了大明王朝那略显干涸的国库。

紫宸宫西暖阁内,一场小范围的御前经济会议正在进行。气氛与之前的紧张筹划截然不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陛下。”周弘文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高亢:

“扣除必要的税款和皇家内库分成后,此次‘明生科’授权大会,共为国库带来了八百二十亿美元的净收入!再加上阿三方面即将支付的第一期八十亿美元赔款,我们手中可用于国家建设的流动资金,已高达九百亿美元!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这笔巨款,足以支撑陛下您提出的‘龙骨计划’第一阶段所有项目的启动资金,包括全国高速路网的勘测设计、数个大型水电站的前期建设、以及5G网络的初步铺设!‘育龙计划’中的全国校舍改造和新建三所皇家大学的费用,也绰绰有余!”

内阁首相顾承钧也补充道:“陛下,更重要的是,‘明生科’的成功,极大地提振了国际资本对我大明的信心。近日,商业总局收到的外商投资意向书雪片般飞来。铁城港、江州、顺宁三大经济特区的筹备工作,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动力。”


林北辰静静地听着臣子们的汇报,脸上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九百亿美元,这确实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国家为之疯狂的数字。但这笔钱如何花,如何才能最高效、最快速地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力,才是关键。

“钱,是好东西。但如果不能快速地变成道路、桥梁、电厂和学校,那它就只是一串躺在账本上的数字。”林北辰开口,声音平静却掷地有声,瞬间让有些兴奋过头的臣子们冷静下来。

“朕的‘龙骨计划’,规模之宏大,前所未有。三纵三横的高速路网,要穿越崇山峻岭;大型水电站,要截断大江大河。工程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工期之紧迫,远非寻常。”

他看向工部尚书:“王卿,以我大明现有的工程力量,若要完成朕的规划,需要多久?成本几何?”

工部尚书闻言,额头渗出一丝细汗。他站起身,躬身道:“回陛下,臣与同僚们已做过初步测算。我大明……不,是原缅国留下的工程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大型施工设备严重匮乏,高端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若要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恐怕……恐怕二十年也未必能完成高速路网的建设。若将工程大规模外包给夏国等外国公司,虽然能加快速度,但成本将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