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铁路强国计划(第1页)

在宋子瑜的“大明皇家资产投资管理局”悄然开始在全球资本市场布局的同时,一项早已播下种子、关乎两国战略未来的宏伟工程,也正式迎来了破土动工的时刻。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勘探、设计与双边磋商,备受瞩目的“夏明跨国铁路”项目,正式宣布开工。

开工仪式在大明澜沧省(原掸邦)靠近夏国边境的一处山谷中隆重举行。这里,将是铁路进入大明境内的第一站。

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巨大的红色横幅上用夏明两国共同的文字书写着“热烈庆祝夏明友谊铁路正式开工”的标语。

夏国方面派出了由国家发展总局副局长率领的高级别代表团,以示对此项目的极度重视。

而林北辰,为了彰显对等与诚意,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不亲自出席,而是派遣了内阁中分管交通建设的大学士韩镜明,以及交通总局的一位副局长,共同组成大明代表团,前往参加。

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对此项目的重视程度,又不至于因皇帝亲临而显得规格过高,给外界一种大明在此项目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错觉。

仪式上,韩镜明大学士与夏国代表共同为奠基石揭幕,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强调,这条铁路不仅是一条钢铁之路,更是一条连接两国人民情感的友谊之路,一条促进区域共同繁荣的希望之路。

根据双方协议,“夏明铁路”将采取分段建设、统一标准的模式。夏国境内的路段,由夏国基建公司负责承建。而进入大明境内的所有路段,则理所当然地,全部交由“大明重工”负责。

当第一台大明重工生产的、型号为“开山”的巨型隧道掘进机,在震天的轰鸣声中,缓缓启动,开始向着两国边境那坚硬的龙陵山脉掘进时,标志着大明,这个长期以来被群山和密林所困的国家,正式开始了用钢铁巨龙挣脱地理束缚的伟大征程。

消息传回承天市,林北辰站在紫宸宫的巨幅地图前,看着那条代表着跨国铁路的红色细线,从夏国境内延伸而来,与大明的国土紧密相连,心中感慨万千。

“一条通往外界的动脉,固然重要。但若帝国自身的血脉不畅,肌体依旧会枯萎。”林北辰喃喃自语。

他的目光,从那条跨国铁路上移开,缓缓扫过大明境内那大片大片的、尚处于交通网络空白的区域。

原缅国留下的铁路系统,堪称“古董”。线路稀少,标准混乱,时速仅有三四十公里,与其说是现代交通工具,不如说更像是观光旅游的慢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