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小家子气(第1页)

郭嫂子知道,因为陈三金的事,沈南星一直对贺营长有意见。

她也跟着起了身,“我陪你一起去。”

俩人往屋走,郭嫂子也不由得开口,“我看贺营长也是真后悔了,那天在医院你是没看见,知道三金要不行了,贺营长跟疯了似的求医生,知道三金要输血救命,真是要豁出去自己的命了,唉,三金命苦,要是被救活了,以后她和贺营长的日子肯定会更好,眼下贺营长带着三个孩子,这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也亏得大丫懂事。”

“是啊,大丫那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沈南星也跟着说了一句。

后悔有什么用?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后悔。

俩人进屋后就没再说贺营和的事。

屋子里人不少,外屋都是一些男同志,里屋几乎都是女人。

王玉兰坐在炕上,身边围着不少人,应该是王玉兰的娘家人。

而和她们明显对立着的是孙老太太,四平八稳的坐在火炕炕头,怀里抱着孩子,正和几个看孩子的嫂子显摆。

“看看我这大孙儿,长得多俊,这眉毛眼的,都是随了我家全子,跟他爹小时候一模一样,就是这嘴巴小了点儿,要是嘴再大点儿就更好了。”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王玉兰是个小嘴,孩子嘴小自然是随了王玉兰。

有人就说了,“小嘴好看,你看这小鼻子小嘴的,看着多娇气,以后长大了肯定是个美男子。”

孙老太太撇嘴,“大老爷们儿要什么小嘴,大嘴才好,你看我家孙全,就是个嘴大的,俗话说的好,嘴大吃八方,看我们孙全命多好,大嘴才有出息,小嘴一看就小家子气。”

她这话不仅嫌弃了孩子和王玉兰,王家人几乎都是小嘴。

只不过今天是大喜的日子,王母和几个嫂子都不想在这日子里和孙老太太计较。

在她们看来,孙老太太就是一个乡下的老泼皮,和她吵没她拉得下来脸,吵不过最后丢人的还是她们,也给闺女(小姑子)添堵。

王家人为王玉兰着想,王玉兰也替娘家人委屈。

想上去和孙老太太理论几句,就被王母拉住了,冲她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沈南星和郭嫂子进屋了。

王玉兰看到沈南星很高兴,也懒得和孙老太太计较了,冲沈南星招手,“南星你快来,坐这儿来。”

沈南星见王玉兰真跟外边嫂子们说的,人不仅瘦了,还有些憔悴。

她把手里的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