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请客(第1页)

这几天,云南泼水节的节庆过去,村子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风息这些日子窝在自己的小院里,日常就是整理院子里的草药,没有出门。

最近她开始尝试自己做饭,索南上次给她采买许多锅碗厨具,放在厨房的灶台上,他走后一直没有用过。

风息从院子里摘了许多新鲜的蔬菜,从悬挂在房梁上的腊肉上切下来一小块,按照记忆力拉泽的手法,给自己做了一个腊肉小炒。

云南的菌子有着得天独厚的鲜美,她用菌菇鸡蛋做了一份汤,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将她身上染上烟火气。

鸡蛋是从村民家里换来的,大婶是个热心肠的,告诉风息买鸡蛋不合算,可以去镇上买两只小鸡回来养在院子里。

云南这里虫子多,植物多,买两只小鸡回来散养着,倒也费不了多少粮食。

鸡生蛋,蛋生鸡,循环往复,日子总是感觉有希望,有盼头,未来总有一些意料之中的收获在接踵而至。

比如,不出意外的话,明天的鸡窝草堆里,就会有两个鸡蛋等着她去收走。

许多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大概就是喜欢这种稳稳当当的踏实感。

日子都在地里的庄稼里,在身边的柴米油盐里,不是虚无缥缈的向外求,心底总有一丝随时会踏空的担忧。

风息只是接过大婶手中的鸡蛋,笑着道谢。

她不想在这里养活物,就连房子都是租来的,没有直接买下来。

有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就会有羁绊,走的那天就会不舍得。

做完一菜一汤,她总觉得还差点什么,想了想,察觉到还没有主食。

风息仿着拉泽的手法,给自己做了一碗手擀面。

风息的学习能力极强,任何东西基本看过一遍就能学会。

只是做饭这种东西,不仅仅需要学习能力,还需要经常与柴米油盐互动的默契。

碗里的腊肉小炒很咸,原本盐就放多了,再加上被盐滋透的腊肉,更咸。

菌菇汤倒是不错,面条是全熟的,没有藏区那种夹生的口感,风息还是觉得藏区的面条更好吃一些。

她将这顿饭全部吃光,肚子里暖呼呼的,身体充盈又舒适。

这种感觉就像她还在拉泽身边的时候,拉泽就是这样,将生活过在日常的一日三餐里,不将就自己,更不会委屈自己。

哪怕藏区能吃到的食物品类单一,资源匮乏,她也会每天变着花样给自己和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