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世界,2044年9月17日,傍晚,华国西南,蓉城。
某小区六楼老李一家正准备吃晚饭。
屋内,弥漫着家常菜的香气。父亲李卫国把最后一道清炒时蔬端上桌,招呼着:“开饭了,小雅作业写完没?爸,妈,吃饭了。”
“来了来了。”十岁的李小雅从自己房间跑出来,手里还捏着一张画,“爸,你看我画的,老师说可以参加市里的比赛呢。”
“好,好,先吃饭。”李卫国脸上露出疲惫却温和的笑容,揉了揉女儿的头。
他是个普通的机械厂技术员,最近厂里订单锐减,人心惶惶,加班费也没了,日子紧巴巴的。
爷爷李大山从阳台踱进来,手里拿着手机,里面正播报着国际新闻:“联合政府特别会议今日继续进行,就‘移山计划’预算分配问题,各国代表仍存在严重分歧.....数字生命倡导者在纽约举行大规模集会...”
“唉,吵吵吵,太阳都要炸了,还在吵。”李大山叹了口气,把手机关掉,声音里满是忧虑。
他退休前是中学物理老师,比普通人更清楚“太阳氦闪”意味着什么。
新闻里关于“移山计划”建造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和“数字生命计划”将意识上传虚拟世界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恐慌像看不见的阴云笼罩着每个人。
奶奶王秀英默默地把盛好的米饭递给每个人,母亲张梅在社区医院当护士,最近病人激增,多是焦虑症和失眠的,她脸上也带着掩饰不住的倦意。
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
小雅叽叽喳喳说着学校的趣事,试图活跃气氛,大人们只是勉强应和着。
李卫国扒拉着碗里的饭,看着手机屏幕上弹出的“物价上涨”、“多地出现抢购潮”的新闻推送,眉头紧锁。
他知道家里存款不多,真要进入地下城时代,那点钱能撑多久?未来在哪里?一片迷茫。
夜深了,城市并未完全沉睡。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模糊的警笛,还有不知哪家窗口飘出的争吵声。
李卫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张梅轻声问:“卫国,你说……我们将来怎么办?真要进地下吗?小雅她……”
“别瞎想,”李卫国握住妻子的手,声音低沉却努力显得坚定,“国家会有办法的。睡吧。”话虽如此,他心里的不安和张梅一样沉重。
凌晨三点,万籁俱寂。
突然!
笃、笃、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