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邀请函(第1页)

“陈长老,”林默沉稳回应,“迁移开始时,我将开启多个稳定时空通道有序进行,由我方全程主导和护卫,地点选在西大陆已建立稳固军事基地的安全区域。

前期将优先转移核心管理、技术骨干和必要武装力量,迅速建立新秩序框架。

我方星空舰队,地面作战部队将全程戒备,足以应对任何反动势力不管大小规模的反扑。

至于秩序,他们本身拥有高度组织性,在生死存亡压力下,配合我方强力引导,建立秩序的效率会远超预期。”

刘国栋大长老微微颔首,他更关注人文层面:“文明融合,非一日之功。两个世界虽同源,但毕竟分隔发展数十年,尤其在流浪地球面临末日高压的环境下,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必有差异。如何引导,避免文化冲突,确保顺利融合,真正拧成一股绳?”

“刘长老的担忧很关键。”林默点头,“计划包含系统的文化再认同工程。初期将以‘回归华夏母文明大家庭’为核心叙事,强调血脉同源、共抗末日。

联盟将提供强大的文化、教育、媒体支持,帮助他们重建身份认同。同时,在基层管理、社区建设中,有意识地促进双方人员混居、协作,让融合发生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我们有信心,在共同的生存发展目标和同源文化的强大凝聚力下,融合进程会相对顺畅。”

周卫国大长老一直凝视着西大陆的地图:“西大陆的基础建设百废待兴,尤其是容纳如此庞大人群所需的城市、交通、能源、农业体系。

他们的工业能力虽然完整,但搬迁初期必然受限于设备安装调试。联盟能提供多少实质性的基建支援?时间表如何规划?这关系到迁移人口的生存质量和融合信心。”

“周长老,基建是重中之重。”林默调出智能辅助规划的蓝图,“联盟将提供‘先行者’巨型模块化建造平台和技术团队,利用西大陆丰富的灵能矿物资源,优先建造一批容纳核心人口的基础生存圈,集居住、生产、防御于一体。

同时,利用他们的工业人才和设备,在联盟技术指导下,就地转化资源,快速复制和升级基建。预计核心生存圈一期工程可在迁移启动后三个月内投入使用。详细的物资清单、技术支援目录和时间表已由智能初步拟定。”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清虚子道长。这位代表修真文明的长老,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清虚子道长一直闭目倾听,此刻缓缓睁开双眼。他看向林默,又看了看各位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