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秋诚再到致知书院时,明显感觉到投向自己的目光发生了变化。
这都得归功于他的母亲陆宜蘅。
在他晚上抱着秋桃溪美美睡觉的时候,陆宜蘅早已动用国公夫人的关系网,将一套精心编排的说辞有意地扩散了出去。
于是,一个全新的、关于成国公府养子秋诚的故事,开始在京城中流传。
故事里,秋诚不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而是因养子身份敏感,恐遭家人猜忌,才不得已藏起锋芒,韬光养晦,以顽劣之名行自保之事的用心良苦的成国公府少爷。
这套说辞,比起梦中遇仙来显然更有说服力,也更能引起世家大族们的共鸣与理解。
虽然依旧有很多人不信,但至少为秋诚那惊天的才华找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拜此所赐,秋诚在书院里的热度总算渐渐消散。
虽然依旧有人对他投来好奇的目光,但至少没有再像昨天一样,一下课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连路都走不了。
这让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挨到中午休息时分,秋诚婉拒了同窗们一同用饭的邀请,也没跟着秋桃溪去找秋莞柔。
他独自一人,依照昨日长公主谢青禾的规划,装作不经意地朝着昨天撞见白衣少女的那片山林区域溜达过去。
穿过假山,果不其然,眼前出现一片清幽静谧的竹林。
竹林深处,隐约可见一座飞檐斗拱的凉亭,古朴而雅致。
亭前的匾额上,用飘逸的行书写着三个字——卧云亭。
好名字。
秋诚心中赞了一句,便信步走了进去,寻了个石凳坐下,装作歇脚的模样,实则是在等待目标的出现。
他没有等太久。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后,身后便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几乎与风吹竹叶声融为一体的脚步声。
紧接着,那个如玉石相击般清冷动听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你怎么在这里?”
秋诚心中暗笑,鱼儿上钩了。
他故作惊讶地回过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讶异之色:“是昨天那位姑娘?好巧,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
来人正是那位身着白衣、容颜绝世的昭宁公主,谢云徽。
她今日依旧是一袭素白长裙,不施粉黛,却比任何浓妆艳抹都要动人心魄。
谢云徽静静地站在亭外,那双幽深的凤眸淡漠地看着他,仿佛在等一个解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