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的第一场雪来得猝不及防,清晨推开记忆馆的门时,青石板路已经覆了层薄雪,踩上去咯吱作响。林小满正弯腰扫雪,就看见苏晓背着书包跑过来,脖子上围着条厚厚的红围巾,手里还提着个保温桶。
“小满姐姐!”苏晓跑到跟前,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她把保温桶往林小满手里塞,“这是我妈妈煮的姜枣茶,热乎着呢,你快喝点暖暖身子。”
林小满接过保温桶,触手温热,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她拧开盖子,一股浓郁的姜香混着枣甜飘出来,氤氲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特意跑一趟?”林小满舀了一勺茶递到嘴边,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驱散了扫雪带来的寒气。
“我想着雪天路滑,你扫雪肯定冷,就跟妈妈说多煮点带过来。”苏晓说着,从书包里掏出副毛线手套,“这个也是妈妈织的,你戴着手扫雪就不冻手了。”手套是浅灰色的,和奶奶织的那件毛衣颜色很像,指尖处还绣着小小的银锁图案,显然是特意照着记忆馆里的银锁绣的。
林小满接过手套戴上,大小刚刚好,毛线的柔软裹着掌心,连带着心里都软乎乎的。“你和妈妈也太贴心了。”她笑着揉了揉苏晓的头发,“快进馆里暖和暖和,外面雪还没停呢。”
两人刚走进馆内,就听见里屋传来轻微的响动。苏晓探头一看,只见周教授正蹲在展柜前,手里拿着块绒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那台旧收音机。收音机的外壳有些掉漆,旋钮也磨得发亮,却是周教授最宝贝的物件——那是他年轻时在知青点用第一个月工分买的,陪着他度过了无数个思念家乡的夜晚。
“周爷爷,您怎么这么早就来了?”苏晓跑过去,凑在展柜边看。
周教授直起身,笑着擦了擦额头的薄汗:“这雪天一冷,就担心这些老物件受潮,过来看看心里踏实。”他指了指收音机,“你听,这机子现在还能响呢,就是调台得慢点儿。”说着,他轻轻转动旋钮,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戏曲声,虽然有些杂音,却带着浓浓的年代感。
苏晓听得入了迷,眼睛亮晶晶的:“周爷爷,您再讲讲您在知青点的故事呗?上次您说您种玉米,还跟老乡学编竹筐,我还没听够呢。”
周教授在旁边的木椅上坐下,苏晓赶紧递过一杯姜枣茶。他喝了一口,暖意顺着身子散开,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啊,我们住的土坯房漏风,冬天冷得能哈出白气,晚上睡觉都得裹着两层被子。不过老乡们都热心,谁家做了好吃的,准会给我们送一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