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下午阳光惨白,没什么暖意。
村民们被大队长敲着破锣吆喝着,声音靠山屯里回荡:“各家各户注意!吃完早饭到大队部大食堂集合,收听重要广播!天冷路滑,都穿厚实点!”
林晚到大食堂时,里面早已挤满了搓着手取暖的村民,孩子们呵着白气趴在桌角。
她找了个离火炉稍远的位置坐下,拍掉身上的雪。
“社员同志们!安静!都坐好喽!”大队长站在长凳上,挥舞着胳膊。
他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马上要播送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了!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听!”
大队会计小心翼翼地揭开了收音机上的红布,拧开旋钮。
一阵刺耳的电流噪音后,一个带着浓重口音的男声猛然响起,震得木匣子嗡嗡作响: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 人民公社好! ”
“……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 要节约闹革命! 一颗粮食一滴汗,粒粒粮食金不换!……”
广播的声音很大,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在大食堂回荡。
林晚听着那些有着年代感的语录,目光扫过人群:
几个年轻后生听得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一种被口号激起的亢奋,跟着广播的节奏微微点头。
老农们大多低着头吧嗒着旱烟袋,眼神浑浊地望着脚下。
他们听不懂太多大道理,只知道广播里总说要多打粮食,可肚子却越来越瘪。
妇女们抱着孩子,有的孩子被大喇叭声吓得哭闹起来,立刻被母亲捂住嘴,紧张地望向大队长的方向。
大队长和几个队干部则站得笔直,神情严肃专注,仿佛要把这些指示刻进脑子里,好向上级汇报学习情况。
“……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广播里继续高喊着。
一个在林晚旁边的老汉,忍不住低声嘟囔了一句:“机械?肚皮都贴脊梁骨了...净整些没用的...”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老伴狠狠掐了一把,老汉立刻噤声,把头埋得更低了。
林晚心中微叹。
这激昂的广播声,像一层华丽而沉重的幕布,覆盖在靠山屯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口号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清晰得让人心头发冷。
广播终于在一段更加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