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国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迷茫。
不等?
怎么不等?
机器就在那里,算力是固定的。
申请排期要三个月,这是死规定。
难道还能凭空变出一台“天河”不成?
虞修远也被问得一愣,他皱眉看着许燃:“什么意思?说清楚。”
钱博文嘴角牵动了一下,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冷哼,似乎觉得许燃是在说胡话博眼球。
许燃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从他们的表情中,他读懂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
那是追赶者的思维。
工具不如人,所以想尽办法去抢更好的工具。
路被人堵死了,所以拼命想把路拓宽。
但他想做的,从来不是这些。
“我的意思是,”
许燃的声音不大,但吐字清晰,确保每个人都能听见,“我们为什么要执着于在‘暴力求解’这条路上,去追赶别人已经走了几十年的老路?”
“暴力求解?”赵立国咀嚼着这个词,有些陌生。
“对,暴力求解。”
许燃点了点头,走到那面写满公式的白板前,拿起笔,指向了那串复杂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传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本质就是把飞机表面划分成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个小网格。
然后用计算机,去暴力地,一遍又一遍地,求解这些控制方程在每一个网格里的近似解。
网格越多,算得越准,需要的算力就越恐怖。”
“这……这不就是CFD的原理吗?”孙浩忍不住小声嘀咕道。
他学了三年,就是这么学的。
“是原理,但不是真理。”
许燃一句话,再次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他转过身,看向虞修远和赵立国,抛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既然我们的目标,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气动仿真结果,那我们为什么非要亲手去‘解’这个方程呢?”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训练一个‘神经网络’,让神经网络去‘学习’这个方程的规律。”
“神经网络?”
“学习?”
这两个词,让整个实验室里一半以上的人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在二十一世纪初的这个时间点,这个词汇更多还停留在科幻电影和少数顶尖实验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