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你的‘作品’,造出来了!(第1页)

自孟敬儒老先生在A-9基地拍板定钉,立下军令状的那天起,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半年光阴,弹指飞逝。

这半年,对于整个华夏航空工业而言,是一段打了鸡血般的狂飙突进。

一份盖着最高红色印章的绝密文件,从京城直接下发,代号为【“破晓”专项工程】。

文件内容极其简短:以最高优先级,不计代价,不设上限,全力支持“歼-7G”项目,一切资源绿灯放行。

总顾问,孟敬儒。

总负责人,虞修远。

总设计师,许燃。

当这份文件传达到相关院所时,整个圈子都炸了。

无数头发花白的总师,院士看着“总设计师”后面那个陌生的名字,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一个叫“许燃”的少年,从石头缝里蹦了出来,坐上了很多飞机设计师一辈子都未曾坐上的位置。

而对于身处风暴中心的许燃本人,他的生活,则发生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剧变。

他成了国防科大里一个彻头彻尾的“幽灵”。

室友们只知道,这位开学军训时还摇摇欲坠,需要人搀扶的兄弟,不知从哪天起就消失在了宿舍。

不用上课,不用考试,连期末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都由教务处直接录入了满分。

起初,校园里还有些关于他“背景通天”的流言蜚语。

但当一位从京城来的两星将军,在校长和一众院领导的陪同

陪同下,亲自来到许燃所在的地下研究中心,只为“请教一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在多体问题中的收敛性”时,所有的议论声都彻底消失了。

开玩笑,能让挂着两颗星的将军放下身段,用“请教”这个词的,能是普通人?

人家恐怕是藏在学校里的扫地僧!

自此,“许燃”这个名字,在国防科大成了一个真正的传说。

......

此刻,星城长沙。

地下五百米,某国家级保密研究中心。

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这里是“破晓”专项工程的核心,代号“蜂巢”的中央计算与理论研究部。

一面长达三十米的巨型智能白板前,许燃正站着。

他的头发比半年前长了一些,随意地耷在额前,身上的白大褂略显宽大。

人依旧清瘦,但军训时的孱弱感早已消失无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